正文 第78章 青蘋果(1 / 1)

餘小君雖然成績不很突出,但她孝順能幹,樂觀堅韌,屬於那種青春陽光的女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這吸引著班上的每一個人,尤其在我講述了餘小君堅持每天輔導弟弟學習、照顧生病的奶奶後,全班同學無不為之感動。可是不久王老師告訴我,餘小君談戀愛了。這是我怎麼也想不到,也不願看到的事情。

那一天生物課,王老師正在黑板上寫字,轉身發現餘小君和同桌張祥低聲嘀咕,神色異常。王老師感覺不對,於是走下講台,結果發現了兩個人寫給對方的紙條,上麵滿是傾訴愛慕之情的火熱的話語。為了不影響上課,王老師不動聲色地將紙條收了上去,下課後順手交給了我。

原來張祥將餘小君照顧奶奶和弟弟的情況回家說了後,張祥的母親很是感動,執意要去看看這個懂事孝順的孩子。一天晚上,她特意買了些吃的東西來到了餘小君家看望她們姐弟倆。張祥從小在蜜罐裏長大,自理能力不強,學習自覺性也不高,張祥的母親希望餘小君在課堂上關照關照張祥,在他開小差的時候提醒提醒他,於是餘小君上課就時常關照張祥,一來二去,不知不覺間兩人產生了好感。他們兩人有好感,我是知道的,但竟然發展到愛慕的階段,這是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

麵對兩個孩子懵懂的愛,我的第一行動是冷處理,因為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最小限度的傷害到孩子,也才有時間處理好這件事情。如果在集體麵前暴露了,反而會把孩子推向“風口浪尖”,弄不好會助長他們的戀愛。

不久,班主任薑老師也知道了這件事,就在我們商量如何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時,不想王老師還是在年級會議上將這件事提了出來。他認為我們的學生正處在初二關鍵階段,無論是學習還是思想都到了“分水嶺”,要麼向好的方向發展,要麼出現滑坡,一發不可收拾。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快刀斬亂麻,盡快處理,否則很容易蔓延。王老師說得有理,學校領導馬上如臨大敵,要求薑老師先找個理由將他們的座位調開,然後迅速找雙方家長談話,請他們配合學校教育管理好孩子,絕不能任其發展下去。

當班主任將事情告訴張祥母親時,她大吃一驚。張祥的母親是個善良的女人,她的出發點是關心餘小君,同時也希望餘小君能帶好張祥,可是他們卻談起了“戀愛”,這不更耽誤學習嗎?她表示一定好好配合老師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第二天,薑老師又找到張祥反複做工作,談了自己對待愛情的看法。凡是愛情的種子,總得有合適的土壤和溫度。土壤是什麼?就是能夠自立於社會。如果你確實喜歡她,就應當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等將來條件成熟了,你們再發展感情也不遲。張祥是個聽話的孩子,他寫紙條不過是衝動之下的產物,薑老師的一番話還有他母親的教育很快就發揮了作用。張祥的心漸漸靜了下來。

根據我的判斷,張祥先“愛”上了餘小君,寫紙條表達自己的感情,餘小君原本對張祥一家就有好感,現在又收到了張祥釋放的信號,便主動迎合,結果兩個人越走越近,以致發展到今天談戀愛的地步。這也難怪,餘小君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沒辦法關心孩子,而她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敏感期。或許是因為太缺少家人的關心,太冷清、太孤單的緣故吧,一旦有人向她拋出“青蘋果”,她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因此,在這次“早戀”事件中,我認為做好餘小君的工作才是關鍵。

餘小君來了,我委婉地和她談起男女生交往。我說,同在一間教室,男女同學正常交往本是無可厚非,但必須遵循適度原則和等距交往原則,交往中感情、舉止要適度,交往的對象宜泛不宜專,交往的頻次宜疏不宜密,特別是要把握好交往的分寸。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在人際交往上投入的時間太多勢必會影響學習。經過我的一番開導,餘小君漸漸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為了鞏固成果,我又請王老師找餘小君談談話。王老師是一位女教師,由她出麵更好。王老師下班後將餘小君帶到自己家裏,一邊包餃子,一邊和餘小君談話,談青春,談理想,也談生理,就這樣餘小君很快擺脫了“早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