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東勝神州。
翠柳上黃鸝鳥的啼聲宛如歌兒一般將這積疊了三個月的堅冰融化了,擺脫了重重雲翳阻礙的太陽重新掛在這登陽城之上,照耀在這片大地上。
春天,本就是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的時分,本就孕育著萬千生命。而這年的登陽城的春天,更是不同尋常,因為就在這年的春天,登陽王的王妃就要分娩了。
登陽王趙卓,是當今武德皇帝趙仲的七弟。登陽城,是武德皇即位後劃給趙卓的封地,此時的封地就如戰國時的采邑一般,早已沒有了皇帝這個天下共主的概念。盡管在登陽城百姓的心中天下共主仍然是武德皇,但那名存實亡的虛名早已沒有了威懾力。在登陽城這個封地上,登陽王趙卓已然成為了所有登陽百姓心中登陽城的主人。
趙卓是個好王爺,這一點毋庸置疑,從他的愛民仁政之舉中便可見一斑,田畝稅二十一,人丁稅二十五進一,精兵簡政,扶農助商,宵衣旰食,周公吐哺,登陽城的民心牢牢地係在了他的身上。這些,便使這登陽城由一個人口五萬的小城一躍成為一個常駐民二十萬的大都。
在任何一個帝王的時代,老百姓自然會愛戴一個明君。是以,當傳出登陽王妃即將誕子的消息後,全民都沸騰了,此時正值年關,大家都張羅著,準備著,貼對聯、包餃子,欣喜的就如同過年一般。雖然開了春,但今年的春節要比尋常晚上許多,似乎在老天爺的眼中趙家世子的降生都要比這年三十兒隆重。
趙卓並非沒有子嗣,趙慶和趙永就是如今登陽城的兩個小小郡王,隻是這兩個小世子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登陽王的兒子。趙卓是個好王爺,更是個好男人,在他的一生之中,他隻愛過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便是趙卓唯一的王妃靖貴妃,靖貴妃名叫韓影,容貌姣好,品行端莊,她在趙卓十六歲的時候便牢牢地抓住了這位登陽王的心,從此以後兩人便相濡以沫、舉案齊眉地走到了今天。那一年,趙卓三十六歲。
俗話說的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已經三十而立的趙卓膝下依舊無子,趙卓的母親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盡管如今已然是趙氏的天下,趙家香火遠沒有熄滅的可能,但作為趙家的一支卻無後繼之人,實在是有悖族製宗法的大不敬。
當然,解決這件事也並非沒有辦法。有兩個辦法,全都很簡單,其中的一個,便是再娶。可是以趙卓的性子,他是無論如何不肯再娶的,甚至連納妾的念頭他都未曾動過。糟糠之妻不可棄,趙卓是重感情的,更何況自己的妻子並非糟糠,端的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兒。再說當年如果不是自己這位發妻屢次相救,如今的登陽王早已不知道死掉了幾百回。那種生死相許的血色浪漫,早已浸透了歲月的年輪,永遠的忠貞不二了。
其實,不單是趙卓,甚至連祁老太太都有些不忍讓自己的兒子納妾。韓影是個好媳婦兒,這一點,無論是整個登陽王府上下還是趙卓娘倆兒,全都印在了心上。納妾……?萬萬不可。
既然納妾不行,那便隻有用第二個方法了,過繼。過繼在古代並不少見,畢竟每一個家族的分支在曆史的洗禮中都不可能一直興盛。因此,當家中無有子嗣之時,同組姻親間的兒女過繼便成為了延續家族香火的必要手段。要知道,三國時代的魏武帝曹操,便是由夏侯一族過繼到曹家去的。而現在的祁老太太,便打起了過繼的主意……
趙卓是七皇子,他的父親是先帝文德皇趙明烈。趙明烈生有十二子八女,其中三子二女早夭,活下來的便隻有九位皇子了。這九位皇子是一後五妃所生,趙卓是淑貴妃祁氏之子,排行第七。如今的皇帝趙仲是賢貴妃孫氏的次子,後登九五大保之尊,是為武德皇。武德皇趙仲有三位同母兄弟,分別是早夭的大皇子趙伯,以及後來的三皇子趙瓊、四皇子趙季。五皇子趙德、六皇子趙穆因謀反而被賜死,十二皇子趙肅為貞妃何氏的遺子,九皇子趙奇、十一皇子趙成為智貴妃陳氏所生,而趙成更是在四年前遁入空門,求仙尋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