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冶煉的討論不歡而散。巫澄生氣了一天就將其拋之腦後。在她的想法裏,她已經盡到了責任,盡了自己的力。石器過渡到青銅不是嘴皮子一張,打鐵爐一開這麼簡單的事。這群遠古人未來一百年都在原地踏步也很正常。她又不是真的神。弄出個製鹽已經很了不起了。青銅冶煉?讓更能幹的人去操心吧。她還是多想想怎麼穿回去更實在。
很不幸,穿越是個比冶煉金屬更艱難的命題。後者好歹還是寫實,前者直接就玄幻了。要不是這事發生在巫澄自己身上,她也是死活認定世界是物質的、科學的。
或許,世界仍然是科學的。隻是穿越這門學科人類尚未認識和掌握。
折騰了一通,發現都是學渣不能完成的任務。巫澄隻能老老實實回到種田的道路上來。
種子已經選好。糧食,目前夠吃。肉類未知。遠行狩獵隊已經出發。不過有細鹽和巫女的地位,便是收獲不豐,換到足夠的肉食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取暖?房屋建築無法改進。火炕是取暖神物,但巫澄再也不想多嘴了。這東西同樣不是一無所知的她能在短期內弄出來的。長期試驗?嗬嗬!先活過這個冬天再說吧。
溫度、脂肪、蛋白質、澱粉類食物都有了。鹽有。糖沒有問題不大。澱粉可以轉化為糖被人體吸收。剩下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冬季維生素的補充。
菜園的豆角長了好大一片。巫澄不等它們變老就掐下來,洗幹淨裝在大扁籮裏,放在太陽底下曬。幾天後曬成菜幹再收起來。蘿卜正是吃它的時候,部落周圍的陷阱時不時會落下幾個小動物,巫澄每天的肉食是不缺的,她喜歡用骨肉湯燉蘿卜。不那種光光的骨頭,而是帶肉的大骨和蘿卜一起燉。肋排就用蔥、薑去腥後烤著吃,巫澄打算一個秋天都吃帶骨頭的肉。沒骨頭的好肉她全部用鹽醃漬起來,掛在灶台上煙熏。
臘肉巫澄以前沒做過,但她知道鹽醃過後肉不會壞,煙熏後味道更好吃。這樣做更多的原因還是保證冬季的肉食來源。
壯勞力的年輕男人們都遠行狩獵去了。留守的女人們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見巫澄這樣保存食物,立刻跟著學起來。整塊的肉全部做成了臘肉掛在灶台上煙熏。每天的葷食營養就靠骨頭湯和雞蛋。
養雞業蓬勃發展,雖然母雞不是每天下蛋,隔三差五還要剪一次翅膀。但畢竟養著它們不費什麼成本。不下蛋了也能當成肉食吃掉。於是幾乎每一戶人家都預訂了小雞。禾考慮到自家的承受能力,留下十來隻小雞,其它的都換了出去。蚯蚓養殖也擴大了,廁所邊的肥土多的是,來源不成問題。唯一要注意的是衛生。巫澄再三和他們強調,衛生和生病息息相關。好在巫女的這點威信還有,又有小孩子打掃衛生換雞蛋的傳統延續。清潔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隨著秋色越來越濃,大地上各色豐厚的果實成熟了。部落的女人們開始了早出晚歸的日子,巫澄跟了幾天就實在走不動,隻好放棄,拜托花族長將一路上見過的各種植物、果實帶一份樣品回來給她。
這個方法很不錯,就是有遺漏也顧不得許多了。女人們采集的果實裏有棗子。紅彤彤的,也有青紅相間的。
這可是好東西。風族人原先就當它是個果子。紅了就是成熟。沒法儲存,隻摘足夠吃的量。巫澄一聲令下,全力摘棗子。她給取名叫大棗。最大最紅的全部不許吃,曬幹了儲存起來。
為什麼呢?因為曬幹了的營養價值才更高。冬天燉點紅棗湯喝,補血補氣,對女人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