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3)

巫澄是個很普通的現代女孩。高中時隨大流的選擇了文科。高考成績不好也不壞,二流大學的本科商務專業。畢業後巫爸爸找關係,給她安排了個和專業風牛馬不相及的工作,在一家大企業的後勤采購部當小員工。上麵有資深員工大姐帶著,再上麵還有部門經理管著。她要幹的事,就是將商家送來的各色工具、文具、食品什麼的登記記錄,然後按照各部門的單子分配下去。平時再幹點辦公室雜物,打字複印、跑跑腿。活不重,也容易。因為企業大,工資也算還可以。大富大貴沒有,安穩飯一碗沒問題。用巫媽媽的話來說,女孩子這樣就可以了。養家糊口拚搏上進那是男人的事。閨女這樣已經很符合待嫁女的標準,剩下的就是找個穩妥的男人。

穩妥男人還沒影兒,巫澄就穿了。似她這樣生活順遂,沒吃過大苦的女孩,猛然間被丟進遠古,想死的心是分分鍾都有。回憶起往日生活,那真是回憶一次哭一次。

如今,各項困難擺在眼前。巫澄隻恨自己當初沒好好學習。又怪應試教育害人,實踐課少的可憐,書本知識還不是考完就忘。高中剛畢業穿過來說不定還好些。現在呢?她連鑽木取火都不會,更別說金屬冶煉這種高大上技能了。

但冶煉出金屬的好處太多。巫澄明知不可能,也還是努力去想自己能做到的有哪些。盡力而為,實在不可為,那就是天意。

回憶的途徑是電視劇(這真是教育的悲哀)。有時會出現這樣的鏡頭。火焰在熊熊燃燒。一個通紅的坯子,被什麼玩意兒夾著放在架子上,鐵匠光著上身用錘子用力捶打。嘿呦嘿呦!打了一會兒,將那坯子往冷水裏一浸,呲的白煙冒過,然後就有劇情人物恭喜,某某神兵練成。

綜合一下,冶煉金屬的要素大致包括:礦石、高溫的火、冷卻。這幾樣。此外還要反複捶打。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巫澄苦哈哈的想了很久,決定和西探討一下。就當閑聊了。

兩人此刻正在收拾豆子。收獲的糧食最好最多的一份照例被風族人進貢給巫女。巫澄選出最大最飽滿的顆粒留著明年做種。西對她收下那麼多豆子很奇怪:“澄,為何不多收粟黍,菽不好吃。”

巫澄回答:“菽有營養,等石磨到了,磨成粉泡漿喝。豆渣還可以做餅。都很……”說好吃太違心了,沒有糖的土製豆漿也說不上好喝:“……很容易吸收,豆渣餅,很飽腹。”這個是千真萬確。

西追問:“何為營養?何為吸收?”

巫澄給他解說了一番簡單的營養學,就轉換話題,說出心中所想:“西,你們工具有很大的不方便。耗費了很多勞動力。”

西一聽,立刻露出滿臉喜色:“澄,你是想教我們做出你那神器一樣鋒利的工具?”

神器?巫澄莫名?她有什麼神器?直到西指向瑞士軍刀才恍然:“你是說這個啊!”這玩意兒在遠古還真能稱之為神器。但巫澄更看重自身安全,將它當做底牌。除了西誰也不打算告訴:“它的材料你們就是過一千年都不可能做出來。像這樣比石頭更鋒利的東西我們叫做金屬。金屬有很多種。軍刀的這種很難做,你們不行。也有容易做的,可以試一試。”

“真的?”西大為驚喜。瑞士軍刀他用過,知道是何等的鋒利何等的好用。就是做出的金屬差一點,對部落的改善也是巨大無比的。

西同學還不知道,這不是差一點,是差了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