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母,你這兒可真是……大不一樣啊!”見花族長出門來迎,嬴族長酸溜溜上前的寒暄:“這些都是巫女教的?”
“是。”花族長笑嗬嗬的應承,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風族有巫女,這是她們的運氣。
嬴族長最先關心的是懸掛的肉:“那是什麼?”
花族長便解釋,什麼是煙熏肉,怎麼做,優點是不會變質,能儲存很久,當然,味道也十分之好。
嬴族長得知風族也是剛剛學會不久,羨慕嫉妒恨立刻少下去一大半。哎呦,這煙熏肉也不難做,無非是費鹽,她們此次前來就是學製鹽的,回去後趁著活獵物的肥膘還沒掉趕緊做起來,一樣來得及。
鬆了口氣的嬴族長又對土灶十分感興趣,花族長照例解釋。她已經習慣了,上回姬族人來也是這樣,看什麼都新鮮,什麼都要問。
於是,嬴族人也知道了骨頭可以燉湯,可以熬出骨油。腸子用鹽洗幹淨,可以做香腸、可以煮著吃。房子後麵種的綠色植物叫做“蔬菜”,配合著肉吃味道很好。這些蔬菜長的很快,大量收割後曬成菜幹,冬天和臘肉一起燉煮,對身體很有好處。
遠古人對於肉類是非常看重的,其次是穀物。因為這兩種都能填飽肚子。水果地位低,雖然靠它能飽腹,卻僅僅是餓不死而已,不能吃成壯勞力。蔬菜就更沒有地位了,嬴族長一直認為那就是草,什麼都沒得吃了才吃它呢。
絮快人快語的解釋:“巫女說了,肉食配上‘菜’,對身體有好處,不容易生病。”
這個見效是長期的,巫澄從不費心費力的去改變當地人的習慣,她隻是按照自己的習慣過著生活,每頓飯都要有蔬菜,每天吃一點肉,或者骨頭湯。每天洗臉洗腳,夏季天天洗熱水澡,天冷後加長間隔時間,最多也不超過五天。頭發天天梳整齊,四五天一洗,用淘米水和鮮花瓣滋潤發梢。房間天天打掃,物品全部進藤箱籮筐擺放。
她我行我素著,風族人不自覺的跟著有樣學樣。漸漸的,她們發覺這樣過日子的確不錯,好在哪裏說不上來,但確確實實是變好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故而,絮隻是說了這麼一句就不再言語。嬴族人愛照辦不照辦和她都沒關係。這種繼承而來的無所謂態度反而讓嬴族長重視起來,巫女天天這樣吃,一定有好處,狡猾的風族人不肯說而已。不說就不說,咱們回去照搬著做。
於是,嬴族長熱情的參觀了各家的菜園子,詳細詢問了種植方法,蔬菜種類。
巫澄的處世哲學是:我不求著你改變,但你若真心想改變,我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仔仔細細將該說的都說了,同時遺憾的表示,能吃的蔬菜非常多,遠不止她種的這些,但在風族部落周邊隻找到這些,如果下次嬴族長還來,希望能多帶點植物。每一類植物都有自己的價值,隻是有的被人發現得知,有的不得知。
比如大棗、比如桃子。這是果肉能吃的。還有一些植物,果肉不好吃,但果仁非常有用。這便是堅果。核桃、板栗、杏仁、鬆子。她板著手指算,風族這片地域不知什麼原因,一個堅果都沒發現。
嬴族長一拍大腿:“哎呀巫女!那些果子我們都見過,誰家也不知道核裏頭的果仁能吃,還不是見它長在周圍礙事就給砍了。”
花族長也是捶胸頓足,每家部落都一樣,不結能吃果子的小樹(灌木)都砍了。
“鬆樹我知道。”嬴族長當即表示,“還以為鬆果隻有鬆鼠能吃,既然是好東西,回去我就讓人摘。”
巫澄見狀忙補充:“堅果有果油,是對身體好。但凡事該有個輕重緩急,還是先把過冬的食物準備齊全了再弄這些。”
“巫女放心。”嬴族長拍著胸脯保證,“過冬食物最麻煩的一樣就是肉食儲存,不到下雪殺掉的肉類存不住。養著那些活物又掉膘。如今知道了做臘肉、香腸、火腿,過冬的食物就一點問題沒有。”
嬴族長別提有多樂嗬了。來一趟風族真不虧。之前姬蒼帶回了製鹽的方法,據說還有好多別的本領。她們不但自己學會了,還熱心的派人去教下轄氏族分支。有那目光短淺的,陶氏、鹽母之流,還真就學了後不打算再來朝拜巫女。傻透了有沒有!有熊人會做臘肉嗎?會將碎肉做成香腸嗎?有熊人知道怎麼將內髒血液利用充分嗎?
哈哈哈!這群傻貨!她們統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