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 / 2)

黃葉紛紛凋零、枝頭稀疏的時候,遠行狩獵的隊伍終於回來了。風族今年的收獲和往年差不多,支撐一族人過冬很勉強。不過因為有了細鹽可以交換,餓死老人孩子的事應該不會再有發生。

由於巫女提供了新型的存儲方式——煙熏臘肉,風族人決定將大部分獵物都殺掉製成熏肉。巫澄見狀又想起了兩種可製作的臘味:火腿、香腸。

和現代相比,遠古的肉質來源五花八門,巫澄認識的隻有野羊、野鹿和野豬。其它的一些小型獸類則統統不認識。更大型的比如馬、牛、驢則根本沒有。這讓她十分遺憾。哪怕有一頭幼崽也是好的,養到春天總能派上用場。

一頭完整的獵物,後腿用來做火腿,整塊的肉做煙熏肉,剩下的那些零散肉則剁碎了加入鹽、蔥、蒜等調料,灌進洗淨晾幹的腸衣做成香腸。骨頭用來燉湯。一些下水如心、肝、肺、腎、大腸等等,有的和骨頭一起燉湯,有的直接烤了吃。血液也被凝固後加鹽燉煮。食物的利用達到了最高點。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腸子的清潔需要大量的鹽或者醋,所以有些內髒隻能扔了。現在的風族卻有足夠的條件滿足。醋還沒發明出來,鹽要多少有多少。

巫澄卻覺得還不夠,石磨沒到,麵粉沒有。她的計劃中,將骨頭湯裏燉酥的骨頭磨成粉,加進麵粉做成餅,即飽腹又能補充鈣質,這才是達到了食物的最充分利用。

但就是這樣,風族已經像是過盛會一般熱鬧了。寨子的上空天天彌漫著香噴噴的肉味(燉湯的味道)。部落的人們天天可以吃到肉(各種內髒)。這樣的好事,以前何曾有過?因為肉類儲存不易,抓回來的活物隻能養著,從秋天養到寒冬,厚厚的肥膘變成骨瘦如柴。一點辦法都沒有。

部落中有幾個女人的肚子微微鼓起,她們懷孕了。今年吃的特別好,孕婦的氣色也尤其紅潤。

過冬的食物有了保障,花族長打算抽調一部分壯男勞力去窯山燒炭。

自從發現了木炭在室內燃燒的好處,家家戶戶都盼著入冬前大燒一次。技術指導隻有巫澄和風西。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巫澄當然是能不遠行就不遠行,燒炭的重任便落到了風西身上。花族長趁勢詢問巫澄,明年風西要加入成年男子隊伍,侍奉人選即將變更,巫女是否有意見?

巫澄沒意見。花族長嗬嗬笑著說:“西去了窯山,這段時間巫女無人侍奉,不如就由……”

“幾天而已,不用特意派人。”巫澄不經意的打斷花族長,“大家都在為入冬忙碌,不拘哪個,誰有空誰幫我搭把手。特意調派太耽誤大家的事。”

理由很正統,花族長無法反駁,隻能應下。私下裏囑咐小女兒,機靈點兒,看著巫女那兒有活就趕緊接手。

芯作為一個遠古少女,在絮的眼裏固然嬌慣,但以現代的標準來看,十歲的小孩能生火拾柴打掃房間,已是非常能幹了。不過同樣,以現代的觀念,讓一個十歲小孩幫著幹這麼多家務,那絕對是虐待兒童。不像身高已經類似成年人的風西,十周歲的芯不曾發育,實打實一個幹癟小孩。讓巫澄使喚她幹活?那是死都不可能的。

於是,每次芯剛過來,巫澄就急急忙忙將她趕走,重活能自己幹的自己幹,幹不動的去喊成年勞動力。芯忙活了好幾天,隻領了個每天幫著趕雞的任務——早上放雞出門,晚上趕它們進雞圈。

芯十分懊惱,哭著問花族長:“阿母,巫女是否不喜我?”

花族長無語,她不知道,也不好當麵去問。隻能歎口氣安慰:“巫女也不曾使喚別人。”

這也是大實話,風西走後,湊到巫澄身邊要幫忙的少男少女不止芯一個,巫澄的確哪個都沒搭理。

芯卻不這樣想,她認為,一定是西說了什麼,巫女才拒絕了所有人:“他就想讓巫女離不開他!”

花族長皺了皺眉,又舒展開。如果真是這樣,那也是西的本事。巫女看不上小女兒固然遺憾,所有人家的女兒兒子都沒看上就一點也不遺憾了。

燒木炭的人們還沒有歸來,風族罕見的迎來了一批客人。

這群客人遠道而來,有男有女,帶著大量的活獵物、穀物、麻布。領頭的是嬴族長,她的嗓門很大,放開了聲音吼:“風母,我嬴族人來給巫女上供啦!”

巫澄無語凝噎,這叫什麼話。就跟她不是活人似的。

在嬴族長眼裏,巫女還真不是一般活人。她一進部落眼睛就瞪圓了,這,這是風族……?

嬴族長以前沒來過風族,不過本姓下轄的分支氏族部落卻是去過。部落寨子嘛,都差不多,區別是有大有小,人多人少。可風族這會兒卻很有些不同,大部分房子外麵都用荊棘圈了個小院,房子後麵種著綠色植物,房屋之間的空地幹幹淨淨,不時有禿了翅膀的野雞領著一群小雞跑來跑去。家家戶戶的房子外麵都壘著一個奇怪的東西(土灶),下麵燒著火,上麵燉著陶鍋。鍋裏不知煮的什麼肉,香味撲鼻。那乖東西上方還掛著一串串奇怪的肉,不是鮮肉,也不是變質的壞肉。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