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2)

文字創造,說難很難,說容易也容易。文字創造大致有兩種方式。一種朝形狀靠,一種朝聲音靠。最簡單的,比如“田”。朝形狀靠就是四個格子。朝聲音靠,就得先固定下標準發音的字母,然後用字母拚出聲音“tian”。

風族人幾乎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第一種方案。

田,是四個格子。河,是三道彎彎的線條。這多好記啊。那什麼字母拚發音“tian、he”,簡直莫名其妙。居然有人會用那樣繁瑣的方法記錄語言,絕對屬於腦子有問題。

巫澄不置可否。兩種文字各有優劣。象形的,一開始學著簡單,但隨著文字越來越豐富,上千年的時間發展,就會變得非常複雜。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這話不是白說的。

但是不管選擇如何,這是風族人自己的決定。

如何用簡單的圖形變現出語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字很好辦,比如禾、花,草之類,照著形狀畫簡筆畫,再刪減線條就行。大家都很認同。另有一些無具體形狀如雨、河、水也不難,大家心裏都有一個基本底子。討論幾次也能定下來。最難辦的是那些抽象化的,比如“天”。有人覺得天空應該是一橫,有人覺得該是一個大方框。又有人說萬一天是圓的呢?應該是個圓圈才對。就為這個,幾乎吵了起來。負責記錄大家想法的老人將這些有爭議的字都交給花族長決斷。花族長一轉手就難題丟給了巫澄:“巫女大人,天是什麼樣的,我們都沒見過。還得您告訴大家。”

巫澄:“……”臥槽!我能說宇宙是無邊的,地球是個球嗎?啊,不對!她現在在不在地球上都很難說。難道要說空間、時間、異界、蟲洞?麻麻救命!

天文物理學渣被難住。最糟糕的是哲學方麵也是小白一個,想忽悠都忽悠不起來。

“我……我也沒見過天是什麼樣呀!天很高的。我們住的地方雖然和你們不一樣,但也夠不到天呢。”巫澄心虛的含糊其辭。

花族長肅然起敬:“原來如此。天果然是最高,最尊貴的。”

“是,是吧。”巫澄幹巴巴轉移話題,“其實創造‘天’這個字吧,不一定非要畫出形狀,表現出足夠高,足夠大,足夠厲害就行了嘛。哈哈!”

巫女的話被傳達了下去。很快,風族人定下了“天”這個字如何寫。簡簡單單的一橫,“一”。代表廣闊,代表高大,代表無處不在。

巫澄:(⊙o⊙)

這個字是天,一該腫麼辦呢?

這還不算完,破三觀的又來了。風族人很快發明了另一個字“二”,這個她們讀“元”。表示最厲害的神靈、最初創造世界的存在。非常厲害,所以在天之上方。

巫澄繼續:(⊙o⊙)

三呢?你們敢不敢再把三寫出來!!!!

最後,她抹一把汗,扭頭,決定眼不見為淨。文字創造神馬的,跟我木關係啊木關係。

她還是繼續種田吧。

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作為一個有了地產的人,巫澄決定好好美化一下自己的院子。

秋天留下的桃核泡水發芽,依次種在門前、路旁,幻想著幾年之後,她住在桃花盛開的林間。大棗核也被同樣炮製,這些都種到了寨子外圍的山坡上。河邊插下的柳枝已經發芽,她記得家鄉的運河兩岸的風光帶,間隔種著垂柳、海棠、桃樹,春天一到,綠柳繁花,美不勝收。海棠目前沒發現。有桃樹也是一樣。依次種下。

又有,去年她記得見過野薔薇。找了個時間再去看,果然還在,正新芽初吐長得歡。二話不說移栽回家,繞著圍院子的籬笆種上滿滿一大圈。此外,她還移栽了一顆類似常春藤、爬山虎的植物,種在屋角,讓它順著土牆往上爬,最好爬滿牆壁,夏天就涼快了。

簡陋的土坯房被她這樣一收拾,立刻顯出了幾分溫馨。風族人已經習慣跟隨巫女的腳步了。寨子裏四通八達的路旁都種上了發芽的桃核。山坡種滿棗子樹。家家戶戶移栽野薔薇圍籬笆,常春藤也成了搶手貨。好在後兩樣都是分株繁殖飛快的植物,一番折騰下來,倒也沒不夠用。

田裏的麥苗長勢良好。風西參加的狩獵隊雖然沒再捕捉到熊,但每次的獵物都比往年豐盛。不過很快,真正的春天到來,狩獵隊暫時停止了外出。

這段時間正好用來燒陶、修蓋房屋、熬鹽、磨製工具、武器。

族裏好幾個女人肚子挺的老大,年長的女人很有經驗,將生產需要的物件一一預備整齊。花族長有些失落,因為絮沒有懷孕。希望今年秋天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