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 / 2)

說起來很有意思。因為交易集會的時間關係。部落裏大部分人生日都集中在春季到夏季這段時間。當然,這也是非常好的時間。天氣暖和,新生兒不容易著涼。食物豐富,不會餓肚子。等到冬天的時候,最小的孩子也有四五個月大,無論是免疫力還是體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夠熬過嚴冬。交易集會的兩次時間,設定的非常有意義。

巫澄今年不需要蓋新房。不過族裏依然有新成年的女人。這次蓋的房子就比以往改進了不少。比如屋後一定要有菜園,外圍要有很大的院子。除了住的主屋,還要蓋雞舍,冬天養蚯蚓的暖房等等。此外,院子裏載果樹,籬笆種薔薇,屋子爬常春藤,這些已經成了慣例。

風族人認為,隻有這樣,才是最新最時髦的新房子。

風西最近很忙,除了每天練習武藝,他給自己新蓋了一座小屋,就離巫澄的房子不遠。他在裏麵壘了個奇怪的灶台,叫做爐,不燒柴火隻燒木炭。爐子上煮的不是飯食也不是肉,而是石頭。各種各樣奇怪的石頭。都是他在外出時帶回來的。

“西,你是不是瘋了?”勇對此非常不解,“燒石頭幹什麼?石頭是燒不化的。”

“我就是想找出能燒化的石頭。”風西說,將之前燒過沒反應的石頭鉗出來,又取出新的一筐石塊。

“傻瓜!石頭要能燒化,原先大夥兒幹嘛用石頭壘灶啊?不就是因為它不怕火燒。你真傻了不成?”勇感覺自己弟弟真瘋了,記得不得了:“別悶在這裏了。趕緊去巫女那兒幫她幹活兒,真的!你不知道,咱們不在的這些時候,那些半大小子天天圍著巫女轉,個個拚命討好。你再不過去露露臉,巫女不喜歡你了怎麼辦?”

風西不出聲,沉默的望著爐火。

“真是死腦筋。”勇搖搖頭,無可奈何的走了。

石頭在火中燃燒,敲一敲,依舊堅硬。火光熊熊燃燒,風西的雙眸底倒映著兩簇小小火苗。

風西的怪異舉動在很多人看來,是失寵於巫女的表現。巫澄卻覺得他很有科研精神。從石器時代跨越到冶煉金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許風西一輩子都弄不出青銅。但他有這樣的想法和實踐,就已經甩開同時代男人七八條街了。

巫澄隔三差五去瞧他,自己也努力回想:“石頭裏含的金屬成分多,在陽光下也會顯露一些反光。純度越高,麵積越大。你照著這樣的石頭找找看。”

風西搖搖頭:“你說的這種石頭我找到不少。”他從籮筐裏翻出一塊遞過去,石頭上星星點點布著反光色澤:“我懷疑,是溫度的問題。火溫不夠高,所以,石頭燒不化。”

“燒化?”巫澄覺得,這很難達到。總覺得缺點什麼。是風箱嗎?可她真不知道風箱是怎麼做的。

“行了,你別管了。”風西勸她出去,“這裏熱,又髒。我來就行了。”

巫澄自然沒什麼共甘共苦的觀念,也不覺得必須冶煉出金屬來。又安慰了兩句,轉身走了。比起冶煉,她更關心織布。頻繁的穿著和清洗下,穿過來的那套衣服損耗的特別快。外套和長褲還算完整。其它的早就散成了一片片,有些還是她自己剪的。穿襪子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現在都習慣光腳穿草鞋了。內衣和內褲縫縫補補的根本不能看,勉強還堅守崗位。但照這樣下去,也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織布,才是巫澄現在腦子裏的頭等大事。

但風族人抽不出時間和人力來組織這個工程。風族人太少,本部落的活又多。衣服在他們看來,除了保暖就沒有任何用處,冬天有獸皮,春秋裹麻布。天一熱什麼都不用穿。挺好。

巫澄素手無策。

她必須要穿衣服,必須要穿內衣,上下全都要。天再熱也得穿。但她一個人又無法織出布。甚至風族人自己也不會織。她們的麻布是和嬴族人換來的。嬴族人擅長這個。

巫澄第一次感覺到了小部落的不便。如果她現在在嬴族,是不是就可以改良織布工藝了?

離開風族?不,現在不行。前路有太多不確定性。

巫澄坐在屋裏沉思了很久。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加大了跑步的速度和時間。晨跑後觀測三塊試驗田和大豆以及果樹苗。做好實驗記錄。之後,她來到冶煉小屋,推開門:“風西,我想學習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