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不在交通擁擠的地方聚集、停留。列隊通過道路時,橫列不能超過二人。兒童的隊列須在人行道上行進,要自覺遵守紀律,不要隨便離隊,不互相追逐嬉鬧。
3.3.5 不得貪近翻越道路隔離護欄、護網。因為有了路中央的隔離設施,通過的車輛速度一般都比較快。如果有人突然翻越隔離設施,很可能快速行駛的車輛避讓不及造成車禍。
3.4 上學放學家長最好不要用助動車、自行車帶學生
1998年冬一個下午放學後,某小學四年級學生王某放學時,由她的父親用助動車帶她回家。正值下班高峰期,來往車輛很多,交通非常擁擠,在路口不幸與一輛15噸自卸載重卡車相撞,結果父女當場被撞死。
1997年春,一所小學的學生外出春遊歸來。有位家長用一輛自行車帶著兩個學生回家(前麵坐鄰居的孩子,書包架上坐著自己的孩子),經過一處集貿市場時特別擁擠,再加上騎車技術不強,不慎將坐在後麵的自己的孩子摔了下來。後麵跟進的貨運卡車避讓不及,當場將孩子壓死。
3.5 對騎自行車學生加強管理
3.5.1 未滿12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12周歲以下的學生社會經驗特別少,遇突發情況應變能力又差,特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某年春節期間,有所小學四年級學生王某在過春節時收到了一千多元壓歲錢,就買了一部夢寐以求的山地車。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騎自行車單獨外出不會出問題,但是家長不知道12周歲以下的孩子是不準在馬路上騎自行車的。有一次返校他也把自行車騎到學校裏,被老師發現後批評了一頓。事後老師還告訴了家長,家長覺得老師有些小題大做,隻是囑咐孩子騎車時要當心,尤其別讓老師看見。王某便把老師的警告當耳邊風,一天為了走近路在馬路上逆向行駛,那時正值下班高峰,王某被車子夾在了中間,這回可慌了神,躲避不及被公交車撞倒,最後搶救無效死亡。
3.5.2 對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促使他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學校有責任管理好學生存放的自行車,家長應該經常檢查自己孩子自行車的製動部件,保證自行車在路上不出故障。
3.5.3 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必須養成一個習慣,經常檢查自行車的安全狀況,製動係統、車鈴、車座是否完好。
3.5.4 嚴禁學生騎自行車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曲折競駛、逆向行駛、大撒手騎自行車、扶肩並行、單手脫把另帶自行或撐傘騎車。不準在車行道上停車觀望或閑談。不要在人行道上騎車。不準在公路上學騎自行車。騎自行車轉彎或調頭時要伸手示意一下。
3.5.5 在車行道上推著自行車進行時應遵守下列規定:緊靠右側邊緣順向行進,按照道路上交通指示標誌所示推行。橫過車行道時,按照人行道路規則推行。不準並排推行。
4.學生發生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4.1 在學校附近發生的交通事故
負責疏導學生上下學的老師或者其他發現交通事故的老師、同學都應該立即示意肇事司機停車或撥打110報警,記住事故車車牌號碼。同時招呼同學或老師將受傷害的學生趕緊送往醫院。馬上聯係學生家長,然後將事故情況報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
4.2 學生騎自行車上下學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
學生在騎自行車上下學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一般都與學校無關,學校也無法顧及,隻能依靠社會上有公德的市民幫助。學生也應有自我保護意識,竭力呼救,請求路人幫助。
4.3 在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的交通事故
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進行施救,既要抓住肇事司機,又要及時把受傷害的學生送往醫院救治,之後還要及時通知學生家長或其他監護人,並及時將交通事故的情況報告給公安交通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