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啤酒節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狂歡節,而且也因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亞的民間風采和習俗。

人們用華麗的馬車運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帳篷中開懷暢飲,欣賞巴伐利亞銅管樂隊演奏的民歌樂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調。人們在啤酒節上品嚐美味佳肴的同時,還舉行一係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遊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人們在為節日增添喜慶歡樂氣氛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自己民族的熱情、豪放、充滿活力的性格。

節日的第一天上午,來自巴伐利亞、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法國的遊行隊伍聚集在一起,人們身穿豔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及傳統古裝在慕尼黑市長及酒廠老板乘坐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馬車引領下,浩浩蕩蕩、威武雄壯地湧向黛麗絲草場。中午12時,隨著禮炮12響,頓時鼓樂齊奏、彩旗飛揚、人聲沸騰。市長在作簡短致辭後,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便在沸騰的歡呼聲中揭開了序幕。這時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飲客麵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的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幹杯”,氣氛十分熱鬧。

節日期間,規定每晚啤酒供應到10時30分,10時45分樂隊演奏流行樂曲,催促人們離去。這時,酒興未盡的眾多遊客會齊聲抗議,清潔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對那些久久不肯離去的遊客,保安人員也不得不把他們推向出口,強行讓其離開。

平日,德國人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態度認真、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和原則性強,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熱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人們可以發現德國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另一麵。尤其是巴伐利亞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和傳統所表現出的執著與自豪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慕尼黑啤酒節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節慶活動之一。每年都會吸引超過700萬名的觀光客,足足喝掉600萬瓶以上的啤酒!

自從中國有了啤酒,中國人也就知道了慕尼黑。甚至有的啤酒廣告就是這樣說的:很德國,很德國!

中國的啤酒節最早是從1991年青島開始的,到今年已經舉辦了20屆;大連“中國國際啤酒節”也舉辦了10屆;哈爾濱啤酒節舉辦了6屆,剩下的還有燕京啤酒節、西安啤酒節、天津啤酒節,等等。

在人類發展的曆史長河中,很長一段時期是不存在或者說沒有形成節日文化的。山中無曆日,寒暑不知年。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宗教的產生和活動的頻繁,需要在一些比較固定的日子裏進行勞動休整,開展娛樂活動,或舉行某種祭祀儀式,於是逐漸出現某種節日。加之,天文曆法知識的不斷豐富,也為節日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