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是中國的一句俗話,人們常用它來形容人生的種種變故。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發生在美國的一起悲劇。
西奧多·迪利塞是美國布魯克城雅各布斯區域的莫比爾車站的收費員。他喜歡釣魚,有時在海中釣魚時會用來複槍對付鯊魚。這一年的6月底,西奧多·迪利塞和別人合買了一條船,打算利用假日到洛克維海灣捕魚。
這一天,他們駕駛漁船駛入洛克維海灣,找了個好地方釣魚。他們把魚竿放到水裏,等待各種魚類上鉤。西奧多·迪利塞看見一隻啤酒罐漂在浮標的旁邊,就用隨身帶的來複槍瞄準練習射擊。第一槍準確命中後,他又射了第二槍。
可是,第二槍他沒有打中,子彈貼著水麵飄了出去,就像打在鋼板上反彈出去一樣,隻是這個反射的角度很大。子彈穿越海麵飄向沙灘,因為他們的船距離海岸不遠,所以子彈的衝擊力還是很大。子彈穿過蘆葦叢後,飛上沿海公路,擊中了一位正在駕車的女孩——娜沙·麥克尤芬。女孩當場死亡。
當時,子彈接近轎車時已經開始減速,威力並不大了。隻是娜沙轎車左邊的反照鏡沒有關上,子彈透過縫隙射穿了娜沙的後腦勺。當時娜沙開車的時速達到40多公裏,子彈在車經過的一刹那鑽入汽車,這樣的概率該是多麼小啊。
娜沙·麥克尤芬當時隻有17歲,第一次駕車通過布魯克城外的一條高速公路,去參加父親建築公司的暑期勞動。就在她開著車子飛速駛過波洛米海灘時,頭部挨了重重一擊,當場歪倒在駕駛座上。對她來說,這就是飛來橫禍吧。
布魯克城的探長西德曼和他的同事,按照正常的槍擊案來調查,可是當他們在案發現場搜索了幾天也沒有找到彈殼。最後幾乎要放棄了,可是他們在莫比爾車站的辦公室裏跟收費員閑聊的時候,竟意外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因為那個收費員就是西奧多·迪利塞。
這種種的巧合,造成了娜沙·麥克尤芬的意外死亡。探長西德曼經過周密調查取證和模擬試驗後得出結論,確實是迪利塞射出的第二顆子彈擊中了娜沙。然而,法院無法給西奧多·迪利塞定罪,因為這種意外在國內外絕無僅有,沒有先例可循。
這隻能算是巧合,而且是多種巧合集合在了一起,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行。隻是巧合的結果讓人很難過,有些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