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英國實業家阿爾弗雷特·瓦特金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發現了海利弗德複的丘陵地帶突然出現了一條不可思議的路,在這條路上,成一直線地排列著古老的石碑、神木、古堡、教會及聖井,而且這條直線也連接其他的石碑和教會,並呈直線相交,看來就像一種很明顯的網狀組織。

瓦特金斯很快發現直線上大都是語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將這條直線命名為“雷線”。事實上,巨大石柱群正位於聯結索爾斯伯利巨石遺跡的路線上。

瓦特金斯隨後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雷線可能是羅馬人入侵英國以前所製定的古代直線道路計劃,隻是雷線建築在沼澤地的險峻的道路上是否還昭示著什麼別的意義?

隨後,著名地理學家蓋·安達烏特確認了這些遺跡的地下有著山脈線、水源線、道路線之別的分歧點。他將這些地下線解釋為“用發生於地球內部的,隨著波動傳來的能量,在地表各處製成網狀組織,這樣它既會對植物的萌芽及成長產生重大影響,也會讓動物及昆蟲一邊感應其流動一邊行動。”

雷線肯定預示著某種能量,正如另一巨石文明的埃及金字塔擁有神力一樣,古代人正是用某種特殊方法感覺出雷線的存在,並在雷線所在位置以巨石設標誌,而且,在近代科學思想未侵入之前,沿雷線分布的國家或地區豈不也仍於無意識之中遵守其法則,並建造教會或聖井嗎?

也許像巨大石柱群這種既巨大又精巧的遺跡,真是作為能源站來使用的也說不定。常有人在巨大石柱群附近目擊到UFO,這說不定也與雷線有關。

為了全麵判別大致處於同一時期的巨石遺址的文化信息,沿瓦特金斯指出的雷線,我們采訪了另一處著名的巨石遺址。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的摩比爾昂,有一座名為卡爾納克的村莊,村莊的田野上聳立著一排排巨大的石頭,猶如行進在田間的一隊隊威武的士兵,這一巨石長陣就是歐洲巨石遺址中蔚為壯觀的代表性遺址之一——卡爾納克巨石群。

卡爾納克巨石群每塊高約1-6米,共分數列,長度近4公裏,總數近3000塊,分為麥克、克樂馬利沃和克爾勒斯康3個群落。此外,在麥克石群和克爾勒斯康石群的附近,還有兩處圓形的名列,上述石群中最高的石塊達7米,如同陣中挺立的高大旗手,整個巨石陣排列整齊有序,顯然事先經過周密的布局配置,巨石長陣中石頭均為天然石,未加雕琢。

這是一群什麼性質的巨石陣?至今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在黎巴嫩巴爾別克小村,又發現了一個原始部落的神殿遺址,神殿外圍城牆是用3塊巨石砌成的,估計都超過1000噸,另外,還有一塊被稱為“南方巨石”的巨石,長度達20.8米,寬、高各超過4米,重量在1200噸以上,僅這一塊石頭,就可建造3幢5層高、寬6米、深12米的高樓,並且牆厚可達30厘米!

一塊塊巨石,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曆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灌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著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歎的原始藝術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曆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能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

地中海上的馬耳他島上一直埋藏著3個異乎尋常的謎,第一個謎便是勒在地麵上的奇特的軌跡,這些被當地人稱為大車印的軌跡凹槽深度達72厘米。說它是車軌吧,但它又顯示出明顯不同的轍印。對這些奇特的軌跡的猜想大都沒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軌跡的凹槽越過了高山與峽穀並始終保持非常緊湊的曲線。從古到今,產生過關於軌跡的20餘種猜想,無一能站住腳。

馬耳他島的軌跡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潛水員還可以發現。這是否可以理解為馬耳他島大幅度下沉過?

另一個奇特的大膽設想是這樣的:我們人類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過車轍,月球車也曾在月亮表麵四處行走;馬耳他島地麵為風化的石灰岩,它最初在潮濕的時候是非常鬆軟的,也許就在這期間某種不明飛行物光顧過,並以一種我們還不熟悉的方式“滾”過馬耳他島的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