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父母家教新觀念(一)(2 / 3)

身教與言教統一的原則。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僅要善於用說理的辦法,同時也要以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榜樣。也就是既重視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統一起來,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賴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的行為準則,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對孩子的發育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為此,作為家長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榜樣,把言教與身教統一起來,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從小養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把孩子培養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讓您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裏成長。孩子的生活中大半時間應該是跟同齡人在一起的,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處理好同伴關係實在是家長們最棘手而又最無奈的一個難題。作為父母,不必要時時處處都要參與孩子的生活空間,孩子有孩子的世界。

當“向導”勿當“拐杖”。作為家長,無論文化程度彳高低,在教育孩子上都有一個如何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問題。這其中的關鍵是要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表現出一種在追求知識上的自強不息的精神,並以這種精神來影響、教育孩子,激發孩子的主動性,使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學習的動力,從而轉化為自身的不懈努力。哪怕家長是文盲,隻要存在這種精神,照樣能培養出高層次的人才。

提倡什麼?反對什麼?

提倡什麼?

提倡好的習慣,好的作風。特別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說話算話,說了就要做。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不堪為伍的;一個言而無信的民族,是自甘墮落的。父母應該起到表率作用,以身示範,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習慣之一,也是吸納一切智10慧的必要態度。因此,給孩子示範用心傾聽各種聲音,而不去粗地打斷別人或隨意插嘴,是現代孩子應有的良好素養。

按規則辦事是地球公民學會共處的基本準則。如果每個人隻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遵守公共規則,不考慮他人的意願,這個世界必定永無寧日,也必定危及每個人的利益。中國的現實,尤為緊迫地提出了這一強烈需求。對於孩子來說,養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規則的習慣,並自覺遵守有關規則,是兒童社會化的模式。譬如,孩子從小應習慣於公共場所的排隊,而拒絕投機取巧。

同時讓孩子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是否具有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現代人的主要標誌之一,也是衡量孩子社會化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在現代社會裏,人們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分工越細越需要責任心,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職,都可能導致整個事業的崩潰。一代代人的責任心狀況,將對人類的生存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天天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第一是教育孩子永恒的方針,也是孩子幸福的基本保障。一個重要的發現值得人類銘記:一個人如果在孩提時代養不成運動的習慣,長大了很難養成運動的習慣;而一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生命的質量必定下降。

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於其責任心的形成。對於父母與教師來說,用百次機會可養成兒童某種文明習慣,若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千次萬次也是徒費心機。

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對於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於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應心存愧疚,這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於健康、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父母自己做事有計劃,對孩子後天的影響很大。成功的事業離不開周密的設計與不懈的奮鬥。我們都鼓勵孩子走向成功,卻又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盡管這的確是兒童期的自然反應。假如,當孩子提出某項請求時,我們總是輕輕地問一句:“你的計劃呢?”當兒童逐步習慣了行動之前做計劃,一個神奇的變化就開始了。如果我們耐心地與孩子討論他的計劃,並使計劃趨於可行,那麼,孩子也就悄悄地成熟起來。做大事從做小事開始。譬如,每天臨睡之前,將第二天穿戴的衣服或使用的東西擺放整齊,就是兒童做事有計劃的必然要求。

講究衛生,幹幹淨淨地迎接每一天。孩子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其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心態。因此,如何迎接新的一天,是孩子平凡生活中的大事。而從清潔做起,是培養孩子神聖感的良好措施。不一定穿名牌,更不必著奇裝異服,隻要求幹幹淨淨。譬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不亂塗亂畫,等等。

孩子自己能做到這些,就足以表明他充滿希望。

個案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可是,目前的情形好似日本才是禮儀之邦,因為日本年輕人在禮儀方麵相當規範。在中曰青少年交往中,我們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我本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很懂禮貌的人了,沒想到在曰本.竟成了一個舉止粗、沒有章法的人。一次我向扶美子借了東西,因為我和她已經很熟了,沒打招呼就把東西還給了她。沒想到幾天後,她不僅責怪我不講禮貌,還講得挺激動,而我卻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細想一下覺得她也是對的,中國留下的古訓“相敬如賓”講的正是這個道理。又一次在博物館裏看展覽,我想更清楚地看展品,不自覺地隊在了破璃上。這時,扶美子馬上提醒我不要違反博物館的規定。我一臉茫然,問怎麼啦?她有些不能容忍地說:“這是常識,你難道不知道嗎?”一句話讓我站在那裏尷尬萬分。說真的,我在國內還真的沒留意這樣的規定。

日本人的禮貌還表現在很多小的事情上。再比方說,日本人見麵時一般都互贈禮品,就算他事先沒有準備,日後也一定會補上,真正做到“禮尚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