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要對學期或學年成績進行評價對於家長來說,另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對孩子的學期或學年成績進行評價。而這種評價應該是一種科學的、廣泛的評判,而不是單純的學習評判。對於孩子的成績高低也要給予正確的指導,不能因為成績好就給以過分的獎勵和溺愛,也不能因為成績不理想就大發雷霆,使孩子惶惶不可終日,形成一種心理上的恐懼和障礙,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
學期或學年結束後,家長應該對孩子的以下幾方麵進行綜合的評判:
本學年學期的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的高低;各門功課的優劣;實際能力的提高情況;
身體素質的狀況;心理承受能力;與同學的關係情況等。
對於孩子出現的任何情況,家長們應該給予冷靜的分析,幫助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使其樹立一個正確的心態,並了解和認識自己今後應該做些什麼,應該在哪些方麵加以改進,應該向其他同學學習什麼等等。
對於學習成績,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學習能取得好成績。可是,有時事與願違,孩子的考試成績並不理想。於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就心急了,不分三七二十一,輕者對孩子嗬斥辱罵,重則大打出手,“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結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提高,反而每況愈下。
孩子沒考好,原因是多方麵的,家長首先要弄清原因,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斥責打罵。
找出原因之後,家長就要和孩子一道進行分析,亡羊補牢,幫助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掌握求知規律及正確的學習方法,輔導他把功課學懂學紮實。
二、讓孩子主動學習
(一)快樂學習
最有效的學習就是最快樂的學習。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從小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是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麵。下麵是激發孩子學習積極性的幾個因素,供父母參考。
樹立學習信念
從學習的必要性出發,使孩子意識到艱苦的學習對將來大有益處,從而樹立學習信念。有了信念,學習就有了動力,就能奮發向上。
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孩子的學習要長計劃短安排,每個時期都要訂出切合實際擬的目標。目標要明確、具體,使孩子對於某一時期達到什麼目標要心中有數,並做具體安排,以便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有合理的學習計劃
根據孩子的特點和接受水平,恰如其分地安排學習的內容、時間、方式,使孩子保持執行學習計劃的興趣和熱情。
正確對待失敗
對孩子學習上的失敗,不僅要注意批評適度,還要幫助找出原因,使他明白怎樣才能避免失敗。
相信孩子的能力
在積極思考、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記憶法。理解記憶的基本條件是對材料進行思維加工。
理解記憶的全麵性、牢固性、精確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賴於中學生對材料理解的程度。理解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在記憶材料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向孩子提出“先理解、後記憶”的要求,而不要從一開始要把孩子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歸結於能力,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迎接新的挑戰。
(二)增強記憶力
許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記性不好,學過的東西記不住,或者平時記得好好的,一到考試就忘了。許多人認為,記憶力是天生的,是父母給的。其實,記憶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
人的許多能力的培養,大多要從掌握方法做起,人的記憶能力之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記憶方法的差距引起的。因此,要想成功地改進孩子的記憶能力,關鍵在於要加強記憶方法的訓練:
明確近期記憶目標
家長必須使孩子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為總是有一定的目標的,這是成功地改進記憶效能的一個前提和基礎。確立記憶的近期目標關鍵就是要學會安排記憶進程,把長遠目標劃分成若幹不同的近期目標,一個一個地實現。每當達到了一個近期目標,就能增強信心,改進記憶效能,提高記憶速度。
在理解基礎上記憶
就逐字逐句地死記。
利用直觀形象進行記憶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和研究,中學生擅長於具體形象的記憶。直觀、形象的東西,尤其是視覺映像,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當孩子記憶一些抽象的東西,盡可能與具體、形象的東西結合起來,在形象的基礎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
精選記憶法
對記憶材料加以選擇和取舍,從而決定重點記哪些,略記哪些,這種記憶方法叫做精選記憶法。現在孩子每天接觸的信息太多了。這些信息並不是都需要記憶的。教材和筆記中很多詳細的說明性文字、同一類型的很多道習題、非重點的內容、可以根據其他公式推導出來的那些較複雜難記的公式等,都可以忽略不記。這樣,就可以拿出主要精力記憶那些對考試來說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材料。
聯想法記憶
當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把記憶的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連結起來,記憶效果就好。在外語單詞裏,有發音相似的,有意義相似的,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聯想法來幫助記憶。
多通道記憶法
要記憶外部信息,必先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條,有視覺、聽覺、觸覺等等。有多種感知覺參與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分類記憶法
若將必須記憶的內容按一定要求進行分類,那麼,記憶就要容易得多。實際上,分類過程是一個理解的過程,本身就已經具有記憶的功能,孩子一邊在分類,一邊在理解,一邊就已經在記憶了。
諧音記憶法
這是讓孩子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許多學習材料很難記憶,在它們之間不易找出有意義的聯係,例如,曆史年代、統計數字等等。如果對這些學習材料利用諧音加某種外部聯係,這樣就便於存儲,易於回憶。當然,諧音記憶法隻適於幫助我們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材料,並不能推而廣之,用於記憶所有的材料。
口訣記憶法
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合轍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記憶材料分組、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