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間(二)(2 / 3)

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尤其在十一二歲之後,隨著青期的到來、性意識的萌動,難道男孩子會對母親成熟的女性的身體無動於衷嗎?如果青期朦朧的性衝動指向自己的母親,難道不是我們現代人的一種莫大的悲劇嗎?

由此看,我們今天家庭中的“戀母(父)情結”的成因,與弗洛伊德對“戀母(父)情結”成因的解釋不同。我們今天的“戀母情結”是錯誤家教的產物,或者說是由於母親對!的過分愛戀造成的,套用弗洛伊德的話,也許可以說是母殺的“戀子情結”誘發了兒子的“戀母情結”,這是我們要特別當心的一個親子關係的“怪胎”。

“母子互戀情結”的後果是可怕的。極端的危害便是釀成如前文事例那樣的悲劇。由於“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在家庭中即使已經發生類似的事件,一般也不會向外人透露。但據有關的心理谘詢調查,類似的個案不在少數,在保密性較好的電話谘詢或通信谘詢中時有發現。更為普遍性的危害是嚴重影響男孩子的個性發展。由於母親對兒子過分的愛憐,致使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賴性強,孤僻不合群,不會與同齡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陽剛之氣。某家教谘詢中就遇到過幾個長不大的男孩。他們都是大小夥子了,心理上卻跟幾歲的娃娃一樣,幼稚得很。經了解,他們有一個共性:都是和母親一個床上摸著母親的乳房睡覺長到十多歲的。當他們的母親為孩子長不大而憂慮的時候,令人有點兒為她們慶幸:她們的兒子到底沒有把自己朦朧的性意識的對象指向自己的母親!

建議家長:

開始培養孩子獨居一室的習慣。家長應對孩子說:你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小天地,要鍛煉能夠一個人睡覺,不要再依賴父母。

孩子酗酒怎麼辦?

酗酒是一種不良嗜好。這種不良嗜好不僅會損害身體,而且還會影響青少年的發育成長,影響學習成績。

青少年模仿力、好奇心強,這種心理狀態決定了他們特別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所以更容易沾染上酗酒的不良嗜好。有些青少年也可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煩惱、麻煩,想從喝酒中尋找樂趣,解除煩惱;有的男生以為喝酒可以顯示自己的魅力和“男子漢”氣概,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種不良嗜好。

有研究表明,酗酒會成為使用毒品的前奏,也會使青少年更多地接觸社會上不良行為的影響。酒精會使人失去判斷能力,放鬆警惕,從而更容易受到毒品及各種不良行為的誘惑。

建議家長:

對孩子參加同學聚會要問清時間、地點,囑咐不要飲酒,按時歸家。

限製孩子零花錢,以免聚眾飲酒作樂。

家長以身作則,除節日以外盡量不飲酒,為孩子做表率。

如何對待恐嚇勒索?

天津市某縣一中學生家庭困難,孩子經常找同學勒索錢財,特別是比他年級低的學生,每到周末,挨個收錢,名為“保護費”。同學不給,便拳腳相加。後來被一同學舉報,受到處分,劫錢行為才有所收斂。

假如您的孩子遇到被人勒索的事情,要配合學校立刻製止。家長要注意孩子的異常變化,發現跡象,立即問明真相。

一般的跡象為:孩子身上有不明傷痕;孩子神色焦慮不安;孩子的零花錢不夠用,常向父母要錢;孩子貴重物品、文具經常丟失;孩子突然不願去上學。

建議家長:

好好安撫孩子,心情平靜,說出事情的始末。請求學校查明勒索者,更要追查有無其他同夥。要求對勒索者作出嚴肅處理。

對被勒索的孩子應做心理工作,驅散他們的恐懼感。平時不要給孩子帶太多的零花錢,少穿昂貴的衣服。內向的孩子容易被人勒索,所以要善於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二、學會文往

(一)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禮貌的培養

中國自古以來的道德學說中,一向重視“禮”的作用。“禮”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是重要的道德約束。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的力量能夠很好地維護社會秩序、淨化社會風氣。因此,“禮”在中國曆史上是極為重要的道德範疇,“禮”在中國古代具有很強的社會凝聚作用,對於穩定有序的社會關係的建立有著很大的意義。

今天我們提倡的禮貌、禮讓、尊老愛幼、互敬互愛等品質是繼承了傳統倫理道德中的精華部分,並賦予了新時代的精神內涵,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屬於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的範疇。

文明禮貌是人們在個人修養與社會交往等方麵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之一,“禮”對個人道德修養的提升和社會交往的順利進行有著積極的意義,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禮”。

個人禮儀問題是一個道德修養的問題。

一方麵要禮貌大方,自然得體,不僅包括人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和服飾打扮等內容,更重要的是指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

人的容貌是天生的,是無法改變的,但人在成長中可以將自己不斷增加的學識和教養完全融合在自己的身心中,豐富自

身的涵養,培養出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和瀟灑大方的風度。

講禮貌的要求有:語言規範,學會談話藝術,學會用清晰,流利文雅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養成對人用敬語,對己用謙語的習慣;學會妥當地運用讚揚和批評,使交談在和諧友善的氛圍中進行。

行為舉止規範。注意把握適當的禮節性行為,因為人坐相、站相、動作手勢,甚至一個細微的神態都可以作為一種信息所給交往的對方以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