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健康
(一)注意肝、腎、脾、胃的養護
肝是人和脊椎動物特有的體內最大消化腺。肝有合成與貯存養料、分泌膽汁、解毒、防禦等功能。中醫學認為,肝藏血,“人臥血歸於肝”。同時,肝主疏泄,肝氣需疏通暢達。如肝失疏泄,可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肝氣鬱結而致病。對肝髒最好的養護就是渲泄,如跑步、拳擊、遊泳、打球、講演、唱歌、跳舞等。
建議家長:
督促孩子參加各種文藝、體育活動。
讓孩子把不痛快的事情說出來,防止鬱結成病。
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看書,要把讀書與適當的家務勞動結合起來。
中醫學認為,腎藏精。腎精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生命之本。同時,腎主閉藏。對腎髒最好的養護就是休息。過度地消耗腎髒精氣會造成腎虧,出現精神倦怠、眩暈、耳鳴、腰疼、遺精等症狀。中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時期,同時麵臨中考、高考的挑戰,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因此常見中學生有腎虧的病症。建議家長:
注意孩子的休息,保證睡眠時間。
盡量避免孩子參加過於激烈的運動。
注意給孩子吃些有營養的食品,如牛羊肉、山藥、大棗等。
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有運化水穀、輸布精微與運行水液的功能。對脾的最好養護是適當運動,因此有“久臥傷脾”之說。一旦“傷脾”,就會出現飲食減少,大便溏瀉等症狀。建議家長:
寒暑假的時候,讓孩子定時到室外散步,不要十天半月不出屋。
千萬不要讓孩子“睡懶覺”,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這樣會傷及脾髒。
胃病是一種常見病,而胃病的形成絕大多數是在中學時期。這與中學生暴飲暴食、不忌生冷有直接關係。中學生一旦得了胃病,會給學習造成很大影響。因此中學生一定要預防胃病。
建議家長:
飲食要幹、稀搭配,同時要多吃蔬菜。讓孩子飲食有度,定時定量。
晚飯不可吃過硬不好消化的食品,特別是晚自習回家的學生,以吃些流質食品為宜。
走讀同學的早點最好在家裏吃,不宜在路上邊走邊吃。腸胃主通,不通則病。家長要監督孩子每天解一次大便。
(二)飲食要合理
合理搭配飲食
要注意粗糧、細糧的合理搭配,葷菜、素菜的合理搭配,糧食、豆類、蔬菜混食,既要有一定量的蔬菜,蔬菜的種類也要講究,一般是以綠葉蔬菜與黃紅類蔬菜各占一半為宜。
根據科學院研究的結果,針對我國居民營養需要和膳食中存在的問題,中國營養學會於1997年4月公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①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③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④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⑤進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的體重;
⑥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⑦如飲酒,應限製,青少年不應飲酒;
⑧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營養專家為將這一原則貫徹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提出了“寶塔狀平衡膳食結構”,將我們每天應吃到的主要食物分成五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日常膳食中的地位和比例。
穀類食物在最下層,該類的攝入範圍較寬,主要提供人體的碳水化合、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中學生攝入量為450—500克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保持攝入量與活動之間的平衡。
蔬果類在第二層,是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的主要來源。礦物質在體內經代謝後呈堿性,為堿性食物,而糧食、肉類、蛋類、水產品、豆製品等,含蛋白質比較豐富,在體內代謝後呈酸性,為酸性食物,這樣保持了體內正常的酸堿度。蔬菜、水果對預防慢性病,包括某些癌症有好處。中學生攝入量4為600—750/日。
魚、肉、禽、蛋等動物性食物為第三層,主要是提供動物性蛋白質和一些礦物質、維生素等。魚蝦等水產品為低脂高蛋白的優質食品,可以多吃一些,肉類尤其是豬肉脂肪含量較高,不宜過多攝入。中學生肉類攝入量為100—150克/日,蛋類1―2個/日。
第四層是豆類及豆製品、奶類及奶製品。豆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A及B族,奶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中學生每日應保持250—500毫升奶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的攝入量應該在50—150克之間。
最頂層是油、鹽、糖。每日應少量攝入,一般食油每人每天控製在25克以內為好,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
寶塔結構沒有建議食糧的量,但也應少吃為好。
合理地烹調,減少營養的損失
做米飯不應丟棄米湯,煮粥時不宜放堿,少做油炸食品,做菜時先擇後洗,先洗後切,切不宜過細,不擠菜汁;炒菜時要急火快炒,蓋鍋炒菜。蒸煮時間要短,現吃現做。注意飲食衛生
食品要對人體無害,無微生物汙染,無農藥汙染,無其他化學物質的汙染,無腐敗變質現象。不購買無照商販經營的食品,食物加工烹調過程符合衛生要求。餐具要經常消毒,生、熟食物要分開儲存。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要定時定量,不挑食、偏食,不吃過多的零食、甜食,攝入的鹽要適量。
養成有規律的進餐時間和次數。
進餐時間是根據胃排空的時間而定。一般兒童實行三餐製,每餐間隔4一6小時,每次搬進餐時間為20分鍾左右,餐後應當休息1小時,再開始學習或體力活動。晚餐離睡眠最少應有1.5-2小時的間隔。細嚼慢咽,可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有利於減輕胃腸道消化的負擔。飲食過量過快,使胃腸過於膨脹,蠕動變慢,消化液減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過多的未經消化的食物在胃腸中,腐敗發酵,會產生毒素,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