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麵理解學校核心競爭力
一、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學校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理論與教育理論實踐研究相結合的產物,是指在學校組織與社會之間、學校組織與學校組織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教育互動活動中,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等組織本身及其內部個體所形成的獨特、具有長期競爭優勢、能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能力。
可以從以下方麵來理解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第一,在教育領域中,核心競爭力不僅包括某一組織所具備的核心能力,還包括學生個體的核心能力。
第二,學校核心競爭力三方麵內容的關係如下:每一項內容均可單獨形成核心競爭力,而各項內容的整合及優化組合也均可具備某一相對優勢。
第三,在教育領域中,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包括:學校所擁有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管理製度、管理隊伍、教師隊伍以及體現這些核心競爭力的成果——學生素質;學校所特有的且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各級人員所具備的學習能力和將新知識迅速成功傳遞給學生的教學能力。簡而言之,學校核心競爭力包括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文化和製度。
第四,學校核心競爭力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麵是學生教師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能夠表現出來的外顯核心競爭力;第二個層麵是組織或個體的能力或資源的整合,這是內在的核心競爭力;第三個層麵是最中心的部分——體製核心競爭力,這是學校核心競爭力持續發展的保證和激勵性因素。
第五,學校核心競爭力既是核心競爭力教育的目標,又是核心競爭力教育的結果,當學校核心競爭力形成時,它又被作為一種教育資源而投放到核心競爭力教育之中。
二、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類型
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學校核心競爭力可以有不同的類型。
根據學校核心競爭力的表現形式,可以劃分為顯性的學校核心競爭力和隱性的學校核心競爭力。
前者指可以表現出來的,大家都能看得見的核心競爭力;後者是指尚未表現出來,但實際上已經發揮作用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潛力,可以劃分為現實的學校核心競爭力和潛在的學校核心競爭力。前者是指已經存在的、正發揮其作用的核心競爭力,後者是指尚未成為現實,但經過某些特殊的教育和培訓就能夠形成的核心競爭力。
三、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特征
競爭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對於一個區域、學校組織或個體來說,不是每種競爭力都同樣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從各種競爭力中識別出組織或個體的學校核心競爭力,從而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和提高奠定基礎,可以教育工作中目光短淺的行為,集中有限的教育資源和力量,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那麼,究竟哪些才是學校核心競爭力,它又具有什麼特征呢?
(一)整合性
一般情況下,學校核心競爭力是由不同的知識、不同的能力整合而成,很少有單一的某項知識或能力能夠成為一個地域、學校組織或學生個體的核心競爭力,它是組織或個體不斷學習,獲得知識、共享知識與運用知識而形成的整合知識和技能。所以,學校核心競爭力具有整合性。
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整合性有兩層涵義:一方麵是指學校核心競爭力需要整合各種資源,綜合各種素質才能形成,如學校對技術、製度、文化的整合;另一方麵,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整合具有極強的“情境性”,這種整合機製與相關環境條件是難以模仿和複製的。
比如說,擁有與清華大學同樣的資金、力量相當的教師隊伍、素質水平相當的優秀學生,是否就能夠再造一所清華大學?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清華大學的學校核心競爭力是由它所擁有的所有硬件、軟件條件整合而成的,它的管理體製、校園文化、師資隊伍以及學生都成為其學校核心競爭力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單獨的仿製某一部分或將這些元素簡單相加是無法形成學校核心競爭力的。
(二)獨特性(異質性)
因為學校核心競爭力是知識和能力的整合,而任何整合都具有其特殊的“情境性”,所以學校核心競爭力具有獨特性。
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獨特性又叫做異質性,它有兩層涵義:一是指競爭對手無法對其加以複製或者複製起來難度很大,二是指在競爭
中所體現出的學校核心競爭力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且這種競爭能力越突出,越難以仿效,它的競爭優勢就越明顯越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