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品牌的商標保護
品牌的商標保護在前文中已有論述,在此僅作簡單說明,品牌商標保護多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的:
(1)取得商標專用權,是商標保護的首要措施。商標專用權是通過一定的形式或手續取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商標法律所賦予的商標權利,包括商標使用權、商標轉讓權、許可他人使用權、商標繼承權、對售權人要求賠償損失權等,利用商標專用權,可以對企業品牌實施全麵綜合的保護,也正因為此,世界上諸多大型跨國公司才樂此不疲地進行商標保護。
(2)加強馳名商標的國際注冊。商標權有嚴格的屬地限製,隻有在某一國家或地區注冊,才能在該國家或地區受到法律保護。馳名商標是進入國際市場的商標,為開拓國際市場,維護其合法權益,就應加強馳名商標的國際注冊。“湖大”在湖南人心目中就是指的湖南大學,然而,這一習慣稱呼2004年53月底被長沙市一位名叫官琴華的年輕人搶先注冊,他申請的是商標第41類即教育培訓類。此舉在該校引起強烈反響。記者今天從湖南大學獲悉,該校目前已委托長沙市弘銘商標事務所,一次向湖南省工商局申請包括“湖大HUDA”、“湖南大學及其校徽”、“嶽麓書院”、“千年學府”共6個類別的26件商標。
(3)運用好對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目前,多數國家在國內知識產權立法中對《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六條第二款對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內容加以確認。
(4)維護商標權益:即維護專有性、注意時效性和維護廣泛地域性,是品牌保護的重要手段。
(5)防止商標設計誤區。
(6)選擇適當的商標形式。
(三)消費者對品牌的保護
《對北京市假冒偽劣商品的調查》結果表明,當消費者發現自己買到的商品是假冒偽劣後,62.5%的人會忍氣吞聲,自認倒黴;28.2%的人要求退貨;4.5%的人會到消費者協會投訴;2.6%的人想到求助於新聞媒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若要對品牌進行徹底保護,必須發動廣大品牌消費者加入到品牌保護的隊伍中來,隻有這樣,才能維護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才能打一場全社會參與的打擊假冒偽劣的品牌保護行動。
1.有關社會團體要積極參與品牌保護行動
應該講,許多社會團體是與打假活動有密切關係的,它們應該積極地參與到打假活動當中,保護品牌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既得利益。比如說,各地的消費者協會是代表著消費者根本利益的社會團體,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投訴信,每年全國縣以上的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投訴信達數十萬件。當然像工會、婦聯、工商聯、協會和群眾團體也要積極地組織力量參與打假,做好品牌保護工作。
2.消費者要積極參與打假
廣大消費者是假冒偽劣商品的最大受害者。近年來,由於使用假冒偽劣產品造成身體傷害、心理傷害以及給消費者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的現象可謂是屢見不鮮。
品牌從出生、幼年直至中年,在其發展過程當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企業品牌經營者、社會、政府以及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需要精心的保護。所以說,品牌保護是一項漫長而又艱巨的工作,它絕不是動動嘴、動動手就能夠輕易解決的,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品牌競爭日趨激烈,品牌化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作為企業要想成功地塑造品牌,做好品牌防護工作,就必須能夠動用整個社會的力量,多角度全方位地當作社會係統工程來做,才會獲得品牌經營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