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萬祥是一個頗有風度的人,張家港高級中學的校園網上有他的照片。與我熟悉的人看了後,告訴我說,你們那個校長很不錯,是一個很有氣質的人,是一個讓人一見便很難忘的人。高萬祥的氣質是很儒雅的。白淨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高萬祥看上去甚至可以說有點美。用高萬祥自己的話說,他有著很好的美容品,那就是書。

高萬祥時常會想起在蘇州讀大學的歲月,那時候,他渴望教書,渴望當一名作家。和許多同齡人一樣,因為有過很多沒有書的日子,因此,大學四年,不敢稍有懈怠,一有時間就泡在書裏。從那時候,他便在同學中有一個雅號:書蟲!

確實,高萬祥是一個書生、書癡、書蟲。他到今天還保留著從大學便開始的良好的剪貼的習慣,是他崇敬的作家的文章每見必收。《人民教育》、《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教育研究》、《教育參考》、《隨筆》、《書屋》、《南風窗》、《萌芽》、《山西文學》……這些雜誌,每當新一期發來,他總是愛不釋手,摩挲再三……你如果做一個有心人,從高萬祥先生的辦公室出來,不出校長室大門,繼續向北走,你會發現,小型會議室裏麵還有一間房子。這是高萬祥先生用來休息的地方。一般來說,在很多學校是用不著這樣一個房間的。縱使有,肯定也隻是擺設,校長大人不會在這裏休息多少時間的。可是在張家港高級中學,這一個小房間卻是高萬祥先生常住的地方。他常常因為辦公到很晚時間,司機已經先回了,他便隻好在這個房間裏過夜。

當然,在這間小屋裏,陪伴著他的仍是四壁書櫥。

如果問高校長有沒有和愛人女兒在一起的時間?他會笑著說,有是有的,到了星期天,我就請她們到步行街吃飯。

如果再問:其他時間呢?他則是一臉愕然的樣子,反問到:什麼其他時間?這隻能讓人明白一件事,他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那幾頓飯的功夫。

如果高萬祥校長在辦公室生病了,像是很重的感冒,在這種情況下,本來認為他的愛人會去侍候他的,可是在他辦公室的人那裏得知,他就在那個小房間裏歇著哩!

在這個小房間裏歇著!病了,已經到了躺下的地步,可是卻還要在他的學校裏聽琅琅書聲!莫非那書聲是治病的良藥?人生自是有情癡!

二、高萬祥——一名語文教壇上的叛逆者

講起高萬祥先生的一則往事,那是在1999年的一個暑假,他去參加黑龍江省的一個全國性的語文學術會議。剛剛站在黑龍江省委黨校會議報到處,旁邊的一位中年男子突然衝著他說:“你姓高,叫高萬祥吧?”這種情形令高萬祥先生驚訝不已,一個陌生人,怎麼知道自己的名字。那個中年男人看出了高萬祥的驚訝,忙自我介紹說自己是黑龍江省某地農村的一位語文老師,因為常在雜誌上讀到他的文章看到他的照片,所以一下子便把他認出來了。望著他那認真又有些虔誠的樣子,高萬祥內心油然而生一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同時也更覺這麼多年來的追求是那麼地值得!

高萬祥是在追隨名師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這一點熟悉高萬祥的人都知道。他熱愛語文教學,對語文圈子裏哪怕小有成就的人都懷著一種激賞與虔誠。看到他在麵對一個個來應聘的語文教師時的那種激動的表情,就已深感於心了。而對於語文名師,他的那種仰慕、追求與虔誠更是無懈可擊,也就更加讓人感動了。

1995年,江蘇省教研室推薦高萬祥去成都參加了全國中語會第六屆年會。高萬祥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高層次學術活動,見到了一個個心儀已久的名家名師,拓寬視野欣喜激動之餘,一個久蟄內心的想法很清晰地跳了出來:要讀天下書,交全國友。從此他真的開始了追隨語文名師的語文之旅……他在《語文的詩意》這本書裏講述了他追隨名師的點點曆程。

1998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全國著名科學家和優秀教師代表赴北戴河療養,江總書記等中央政治局七常委親自接見了他們。教育界代表中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人大師如魏書生、李吉林,北大校長陳佳洱等。令高萬祥十分吃驚而引起關注的是,其中吉林第一實驗小學青年女教師竇桂梅,年僅32歲,已是語文特級教師,並獲省師德標兵,全國評選課一等獎,吉林省中小學語文教改四典型之一等一係列殊榮。後來,他在《人民教育》1999年第2期又讀到她的文章《敢向教材發難的學生們》。一九九九年第三期的《人民教育》又在“新星舞台”欄目推出一組文章,有竇老師自己的論文和她的教案,還有專家的評述報道。高萬祥拜讀再三,傾慕不已。隨即給她寫了封短信,並隨寄自己近年發表的一些文章。從此兩人開始了長達至今的神交。一個小學名師,一個中學特級教師,一南一北,開始了共同的語文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