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戰爭頻頻,刀光劍影之中,受苦的唯有無辜的百姓。就在這民不聊生之時,一切正在悄無聲息的改變--------
公元221年,蜀中劉備不聽亮言,命孔明、趙雲等於蜀留守,親率大軍伐吳,以報殺弟之仇,不幸大敗於夷陵,不久因病逝於白帝。夜空中,又一明星由此隕落。
事過一月,吳境翆陰山。
晌午,烈日當空,山間依舊朦朧。山道之上歌謠回蕩,一肩掛鐵弓箭簍獵戶正緩步往山林走去。翠陰山密林四處,地勢高低起伏,此乃野獸群居之所。
獵戶名為萬雷,字隱和。雷高大但並不算魁梧,麵相普通但卻有一身技藝(拉弓射箭可是他的專長)。雷不覺中便入了林中,取下鐵弓,搭上箭矢,一步分三步緩步前進,或許是長時間經驗的累積,或許是天生的靈敏直覺,雷已然料中不遠有山鹿。很快,一隻覓食的山鹿便已進入雷的視線。小心的俯下上身,慢慢的藏入樹叢,不時的窺探鹿的動向,一連串的動作,已使他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獵手!不一會,山鹿飽餐完畢,動了動身體,就要離開。雷怎會錯了這頓美餐,趁其不備,立弓放箭,箭尖直指山鹿咽喉飛去,隨即山鹿應聲倒地。
雷從小就在這翆陰山上居住,幾乎未出過翆陰山,都以狩獵過活,生活器具皆以石木製成,身上鐵弓也是家父傳下。少時家父授予箭術,日日苦練,才練出了今日這熟練技藝。可惜雷的父母很早便一一去世了,暗淡的翆陰山上隻留下雷一人重複著這單調卻又必須的生活方式。現在的雷剛過十九,未來的一切還是未知數-------
帶著這頓美餐,雷又回到了這熟悉的山道上。雷的少年並不算幸福,但卻很平靜,沒有病痛的折磨,沒有饑餓的纏繞,或許是其家人的保佑吧!依舊哼著歌謠往回走的雷正盤算著這美餐如何入口之時,忽然遠處濃煙滾滾。雷見濃煙起處正是自家方向,心中驚慌之時,見不遠有一高崖,便卸了身上物什,爬上了高崖。高崖之上,雷扶石遠望,濃煙形成規模,山中小屋已被這大片煙幕所覆蓋。森林火災有時的確會有,但都出現在雷雨季節,所以並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今日這場大火規模如此之大,而且還是這萬裏無雲的大晴天,雷當然會不知所措。如果大火燒了自己的小屋,那日後該怎辦?想再建起小屋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工程!情急之下,雷便欲往回趕。此時,遠處一崖頭之上卻有一人立身遠眺,與白色的長衫隨風飄動,一把潔白的羽扇悠然的拂動,如此洪大的火災似是沒有驚動此人。危險的崖頭,令雷不由得擔心起來,往日家父在世,經常教他做人之道,固然這人命關天之際,雷不得不管。
“喂!那危險,快離開!”雷揮臂大呼。
此人未有回應,依舊望著那遠處的山林,顯得十分鎮定。
雷以為那人沒聽見,就想再加大嗓門。正在這時,那人已轉過頭來並帶著平和的雙目注視著雷。炯炯有神的雙目似是在向雷傳達著什麼。
“喂!能聽見嗎?快離開那裏,那太危險了!”雷又一次揮臂大呼。
雷本以為那人應該能聽見,但那人揮扇指向天空,想要雷看什麼。雷仰頭萬天,遠處黑雲遍布,看來一場大雨不久將至。這場雨似是來的很及時,這場洪大的火災已無法再擴大它的勢力了!待雷再回神注意那人之時,遠處隻留下空空的崖頭。就在這一瞬間,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憑空消失了,用正常的思維去想除了失足墜入崖下,也就沒有其它可能了。
匆匆下崖的雷,毫不含糊的往遠處的崖頭跑,此時大雨以至,一切似是被什麼籠罩,迷迷糊糊、隱隱約約,整個山林一片死寂!大火被這及時趕來的雨衝散了靈魂,隻留下一團團灰白的煙幕,此刻除了雨打落葉淅瀝作響,一切都已進入沉睡,似是永久無法醒來。
在這泥濘崎嶇的山道上奔走,並不是雷常做的事。下雨天,隻有在自己的小屋中才是最明智的想法。不過,現在人命關天,除了救人,雷已經沒有它想了。泥土四濺,大雨傾盆,煙幕迷蒙,落葉飛散,一切伴著這頻繁迅速的節奏前進著~~~~~~
(夢醒了!該去哪裏?水?是從天空上落下的嗎?這裏是哪?怎麼沒有別人?大地都濕了啊!下雨了嗎?那裏是什麼?好模糊啊。是我該去的地方嗎?我,還在夢中嗎-------)
雷獨自奔走在這山間小路上,心中的擔憂又加重了一些。意識中,似是有一人影向這靠近,忽然一隻手抓住了雷的左臂,用力的拉住了雷。一把淡青色竹傘,一身淡藍色的長衣,衣角上沒有沾得半點雨水,竹傘擋住了他的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