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有意說錯話(1 / 2)

有人說有意說錯話就是示弱,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在求人辦事中,有意說錯話卻是非常有用的。你要明白,你可以比對方聰明,但是你畢竟是求人幫忙的,你自己說得再對,對你本身是沒有用的。而當你說錯的時候,對方就會發揮自己所知道的幫助你,進而對你所求之事伸出援助之後。有意示錯是利用心理學“新異刺激”原理,使人的心理活動指向集中一點,從而為後繼的情感活動、記憶和思維活動提供必要的心理背景。使用時要尊重對方,巧妙隱蔽,偶而為之。

一個人的能力太強,過於突出自己的能力,則會給他人以很大的壓力。任何一個人,無論如何不可能去選擇一個總是提醒自己無能和低劣的對象來喜歡。相反,一個常犯小錯誤但能力出眾者則降低了這種對他人的壓力,縮小了雙方的心理距離,保護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容易贏得更多人的喜愛。“犯錯誤效應”告訴我們:“白璧微瑕”比“白璧無瑕”更能贏得人的喜歡。如果你是一個強者,請不要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隱藏得太深,恰當地“示弱”,會使你贏得更多的朋友,在求人辦事中更是如魚得水。

曾經有這樣一個科技片,說蜥蜴是恐龍的同類,恐龍滅亡了,蜥蜴卻存活下來。而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恐龍體積過於龐大,不便保護自己。蜥蜴小巧靈活,雖然纖弱,卻便於隱藏自己,從而得以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毫不示弱”來形容一個勇敢的人,但時時處處不示弱的人能得一時之利,卻難成為最終的成功者。倒是有些人,凡事忍讓,不逞能,不占先,心境平和寬容,能拋除私心雜念,不受外人幹擾,做事持之以恒。他們即使遇到打擊,也不會萬念俱灰,因為心境平和,所以能處之泰然。這種人跑得不快,但能堅持到終點。所以,求人辦事時,故意說錯一句話又算得了什麼,這本來就不是什麼讓人難堪的事。生活中,做人做事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人們說話交談,總是盡量避免出現差錯。可是,在求人辦事過程中,有意地念錯字,用錯詞語,卻有神奇的功效。

假如在某個商場裏,當某位顧客在攤前駐足,並對某件商品多看上幾眼時,早已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攤主就會熱情上前搭話說:“看得出你是誠心來買的,這件衣服很合你的意,是不是?”察覺到顧客無任何反對意見時,他(她)又會繼續說:“這衣服標價150元,對你優惠,120元,要不要?”如果對方沒有表態,他(她)可能又說:“你今天身上帶的錢可能不多,我也想開個張,打本賣給你,100元,怎麼樣?”顧客此時會有些猶豫,攤主又會接著說:“好啦,你不要對別人說,我就以120元賣給你。”早已留心的顧客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說:“你剛才不是說賣100元嗎?怎麼又漲了?”此時,攤主通常會煞有介事地說:“是嗎?我剛才說了這個價嗎?啊,這個價我可沒什麼賺啦。”稍做停頓,又說,“好吧,就算是我錯了,那我也講個信用,除了你以外,不會再有這個價了,你也不要告訴別人,100元,你拿去好了!”賣方將話說到這一點,絕大多數顧客都會心甘情願成交,這時,賣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這裏,攤主假裝口誤將價漲了上去,誘使顧客做出反應,巧妙地探測並驗證了顧客的購買需求,收到引蛇出洞的效果。在此之後,攤主再將漲上來的價讓出去,就會很容易地促成交易。不僅在商場上是這樣,在求人辦事過程中,我們同樣應該如此。

卡耐基在總結語言應變技巧時說到,在談話中,有意說錯話便是其中的技巧之一。通常情況下,人們說話交談,都是盡量地避免出現差錯。可是,在某些情況下,有意地念錯字,用錯詞語,或者說是故意曲解別人的意思,也有神奇的功效,它能豐富語言的表現力,使人的談吐生輝。

說到“曲解”,何謂曲解呢?曲解是一種常被運用的修辭手法,它巧妙利用詞的意思有意地進行歪曲的解釋,以滿足一定的交際需要,這種修辭手法可以造成詼諧幽默的喜劇氣氛,收到多種表達效果。

斯坦尼茨被稱為第一位世界棋王。

他在倫敦生活時非常窘迫。

為了維持生計,他隻好到一家“棄兵咖啡館”下黑棋。如果有棋迷贏了他,咖啡館就付給他一英鎊。開始時,斯坦尼茨每次都是輕而易舉獲勝。

“你如果總贏的話,咖啡館不僅會失去顧客,你本人也掙不到錢,”一個朋友勸他,“你要經常故意輸棋才行。”

斯坦尼茨一聽言之有理,第二天便故意輸掉一盤。

當時,“獲勝”的棋迷興奮得跳起來,跑到大街上又喊又叫:

“我贏了世界棋王啦!我今天贏了世界棋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