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之道,利益出麵比空口說教更有力。不要惹人厭煩的提醒你曾經給予他的幫助和恩惠,要謙虛,講求利益關係。指出你的請求和合作對他有利的地方,對方就會更樂意幫助你。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需要靠他人的幫助才能獲得成功,在遇到急事、難事、而又不得不辦的事情時,人們就像是一個不會遊泳的人掉在深水中一樣,哪怕是一根不足以救命的稻草,也會滿懷希望地一把抓住。正是“有人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這樣潛意識作怪,關係就成為人生的一個重要內容。一些人很多時間花在了社會關係的經營上,成天忙於應酬,忙於“勾兌”各種關係。而善於協調各種關係的人也被很多人推崇,被譽為“會來事”,反之,則被貶為“榆木疙瘩”。
會搞關係,到處都“有人”,有哥們、朋友幫忙,有什麼事情有人會出麵“擺平”,當然愁悶的事情就少。但對一些普通的、老實巴交的人來說,遇到事情就隻有撓頭的份了,經常會因事情辦不了而心急火燎。其實,每個人都不可能沒有一點社會關係,隻是很多人不善於發現,不長於利用罷了。
在請求別人幫助之前,你一定要搞清楚別人為什麼要幫助你?你憑什麼能叫別人來幫助你?幫助你的人到底真正幫助你的目的是什麼?畢竟有一部分的人都是為利益生存。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難以打動別人來幫助你,還可以利用這樣一種方法:直接先讓對方知道在幫助你之後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利益,來利誘別人使自己度過難關。如果他趁機殺價,想獲得更多和他的幫助不成正比的利益。那麼你就以退為進,反其道而行,讓對方感覺到你沒有他的幫助照樣可以有其他的出路。讓對方擁有合理的利益同時,獲取幫助。
求人辦事,必須地被求人的切身利益為準。而送禮正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大多數中國人都經曆過送禮的事,自然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社交方式”,送禮品、紅包給人家早就成為情理之中的必然之事、理所應當之事了。求人辦事,就要給他人一些好處,要不然心裏過意不去,或者覺得有了這層“贈予”關係,不僅可以獲得“份外”的利益和好處,日後辦事也不會有什麼麻煩了!
古人雲: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意思是說,穿了別人的衣服,懷裏就會裝著別人的心事或隱憂。換句話說,收下了別人送來的禮物,就得為別人辦事。所以,要想求人辦事,就得首先學會給別人送禮。而送禮也有一定的講究,送的不當,不僅起不到作用,而且還會幫倒忙,想要求人辦事不難,就要用“切身利益”蠱惑人心,“想他人所想”。
有些老實巴交的人,求人辦事常常兩手空空,不送半點禮物。反而認為求人時送禮,是對對方人品的褻瀆,貨物人情交換,像商人似地作價而沽,心裏覺得別扭得很。然而,現在社會是一個充滿利益色彩的,人們每做一件事,多多少少都是為了利益,更何況是求別人辦事。你有求於人,想要別人幫你,你就需要付出一些,盡量滿足一些他們對利益的需求,用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作為辦事前提。有了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求人辦事也就更容易了。
求人辦事,給對方好處時不能盲目魯莽,以禮壓人,一定要了解對方的興趣,有的放矢,巧妙安排,對方易於接受禮物,辦事也就十拿九穩了。想要很好地起到辦事效果,把好話說在前頭,給別人一些“切身利益”,才能很好地把事情辦好。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沒有一個人願意去做沒有好處的“無用功”。求人辦事,隻要你了解了對方的這種心理,積極主動地滿足他的欲望,他就會很痛快地幫助你。“以利誘之”,對方才覺得不會白忙,所以在辦事時,就會積極主動地為你辦好。求人辦事也就沒有那麼難了。
現代社會也是這樣,求要辦事,要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花錢就往往辦不成事。以請客送禮的方法求人時,首先要敢請敢送。如果在送禮時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樣不僅達不到辦事的目的,有時候反而會誤了大事。隻要請了,送了,對方肯定會有所回報的。“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有錢能使鬼推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求人辦事的同時,也有很好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