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是人人厭惡的,是人人都敬而遠之的,但是,生活中我們又是不可能不與小人沒有一點瓜葛的,那麼,我們該如何與小人打交道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尊重他,像尊重其他人一樣的尊重他。當有一天他得勢的時候,他才不會向你報複。
寧願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
在生活中,誰都不願意和小人打交道,可是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又總不可避免的要與小人打交道。我們周圍的小人始終眼睛牢牢地盯著我們所有大大小小的利益,隨時準備多撈一份,並會不惜一切代價準備用各種手段來算計別人,讓人無法防備荒。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務必多留幾個心眼。你比他強大,最好也不要與他正麵發生衝突。仇視小人和與小人做正麵鬥爭,足以顯示出你的正義,但這不是保身之道。在現實生活中,你的正義在與小人鬥爭時會顯得不切實際。就是因為你的公正,公然暴露了這些小人的無恥和不義。再壞的人也不願意被別人認為自己“很壞”。結果是,小人身在暗處,天天琢磨你,想法設法打擊你,破壞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用各種手段要把你打倒,絕不會輕易罷手。
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因為小人是得罪不起的,得罪了他們,我們本來很好的生活,會被他們搞得一塌糊塗,小人之所以得罪不起,原因是小人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報複欲望。如果有人得罪他們,他們的眼睛會牢牢盯著我們,隨時會對我們糾纏不休,騷擾不止所以在對待小人的問題上,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就讓我們盡量躲著,盡量不得罪小人吧!容忍著小人!因為俗話說的好,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書中說:“看看曆史上,有幾個忠臣能抵擋得擋過奸臣的陷害呢!難道我們不應該記住這血的教訓嗎?”
親君子,遠小人
“近君子,遠小人”是中華先哲千百年來諄諄不變的教誨。中華先哲教誨了千百年,君子與小人也並存了千百年。
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小人平時看上去似乎活得很精神,其實活得很疲憊;君子看上去可能過得很平常,但是過得很安詳。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並不在於他們的地位和身份的高低,而是在於他們的靈魂之處。小人的德行不會因位居高官而變得尊貴;君子的風骨不會因身陷囹圄而變得卑微。遇到利害得失就會露出小人的嘴臉;麵對大是大非方能顯出君子的風範。
小人整天生活在算計自己構想的天敵之中;君子時常反思自己所犯的錯誤。小人得誌便猖狂;君子落泊亦坦蕩。小人常將別人的滿足視為自己的痛苦;君子則把別人的歡樂當作自己的幸福。為蠅頭小利,小人便與朋友反目成仇;為民族大義,君子會和冤家化敵為友。小人把朋友當作自己進步的天梯;而君子則把朋友視為自己生命的知己。小人最拿手的好戲,是在領導麵前對別人撥弄是非、造謠傷勢;君子最常取的態度,是在生活當中對小人嗤之以鼻、避而遠之;君子對小人的挑釁看成小醜跳梁;小人把君子的忍讓當做軟弱可欺。小人最得意的是討到主子的歡心;君子最厭惡的是見到小人的嘴臉。一日沒有是非,小人可能感到百般無聊;一世不見小人,君子才會覺得三生有幸。讒言是小人慣用的伎倆;寬容乃君子特有的風範。阿臾總歸是小人的專利;剛正永遠是君子的高風亮節。小人每每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君子常常成人之美、雪中送炭。小人見利忘義且貪得無厭;君子舍生取義且心靜如水。小人同流合汙、知迷不悟;君子忌惡如仇、從善如流。小人最愛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毒箭;君子最愛躺在溫暖的陽光下曬太陽。小人偶爾可能發善心,但是很難立地成佛;君子偶爾也會犯錯誤,但是肯定也會知錯便改。小人若有能則效秦檜、和坤,必定禍亂社稷;君子若無才則學伯夷、叔牙,以至於不危害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