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襄陽境內,一片春耕農忙之象。
襄陽依山伴水,如今一番擴建修築,又有劉修強兵陣列,通商興農,水道可向吳,山路可入蜀,出關可到長安,北上可去兗豫之地,這一番來去往返,可是讓襄陽得益不少。
更何況,自去歲入冬到今日,數月過去,天下幾無戰事,有機靈的商販已經看出,征戰連年之後,這段時間諸侯該是要休養了,既然如此,若他們還不趁機走走商撈上一筆,那真的是沒眼力見兒了...
於是,襄陽商販更多了!街上來往的百姓多已沒有了苦色,隻因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們便懂得努力。
……
“去歲各地皆開始清點百姓戶口,糧草數目,如今已過數月,可都結算?!”
楚公府內,劉修隨口問著房玄齡,民生這方麵一向是他在管著的。
“稟主公,荊南、交州、豫章等地,經數年之功,如今其中的百姓多以清點遷徙。巴蜀和荊北則由於剛下不久,又多山川險地,故如今尚在遷徙清點那些躲入山中的百姓。”
房玄齡一邊沉思,一邊說著,“至於南中,主公定下的誘使百姓至交州沿海的策略,怕是難以奏效!尤其永昌郡內的百萬百姓,他們東南麵臨近撣國與驃國,又有絲綢之路在境內,其中商貿往來,已經能夠自給自足,幾乎形成南中小國,若要以利誘,實在困難!…”
“且,近日來,永昌郡內那些哀牢國舊世族又開始有些蠢蠢欲動,想必是受了有心人挑唆!”
“永昌?!”劉修對於永昌記憶並不多,但也知道千百年後,那裏有部分為緬甸所有,“看來永昌百姓的心中,並無大漢國的概念…”
“這樣,”劉修神色轉冷,下令道:“玄齡,你於我下道令,讓於老封賞此次入蜀有功的南中將士,而後將他們交由李恢、呂凱、孟獲等人,讓他們回震南中,相信暫時該是出不了什麼亂子!”
“喏!”房玄齡躬身應下,卻又道:“隻是,將南中的兵馬遣回南中,那巴蜀的兵馬怕是不足?!”
“無妨,有於老鎮守漢中,相信不會出問題!”劉修擺了擺手,放心說道:“巴蜀如今更重在’治’,而非兵馬強’震’,不過隻於老一人,怕也應付不來…”
“主公,前些日子,李晟將軍曾為劉賢表功,言其才能上佳,可用!”房玄齡看著,拐著彎笑道。
“哦?!”劉修眼前一亮,指著房玄齡道:“玄齡就會拐著彎的出謀…”
“既然如此,那玄齡你幫我傳令李晟將軍,讓他即可啟程去往巴蜀,幫著於老鎮守成都,一麵回顧南中,一麵幫襯著漢中!”
“至於武關,就交給劉賢和傅彤二人!本公也相信李晟將軍的眼光!”
“喏!”房玄齡正要受命而去,卻猛然聽見劉修忽然眯著眼,又道:“哦…對了!”
“本公聽說去歲漢中之戰,那龐羲不僅耍心機爭奪戰功,還在漢中平定之後,時常不滿封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