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骨幹教師的表現與特征(1)(1 / 3)

骨幹教師要真正起到骨幹、示範作用,發揮其輻射功能,不應該僅僅在業務上優於一般教師,而應該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具體地說,骨幹教師要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有根據社會發展不斷完善自我的意識和能力,有對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靈活駕馭及傳授的能力,還要有保證和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綜合能力。那麼骨幹教師具體有哪些表現和特征呢?下麵我們來詳細了解。

骨幹教師的表現

如前所述,骨幹教師是旗幟,他們身上往往會表現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氣質,一種表征。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對教學效果信心十足

新課程骨幹教師最顯著的表現是在教育效能感方麵表現出十足的信心。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所謂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於自己影響學生學習活動和學習結果的一種主觀判斷。教學效能感又可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一般教學效能感;其二是個人教學效能感。一般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教與學的關係,教育對學生發展的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個人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自己教學效果的評價、認識和估算。如教師預測今年本班有多少學生能考上一類大學、有多少學生能考上二類大學,考試的結果與考前的預測誤差不大。

骨幹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與普通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相比較,骨幹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具有準確性、鮮明性的特征。骨幹教師能識別學生的個性,洞察學生的天賦,在複雜的問題上能明察秋毫,判斷學生智商的高低,分析學生的學習愛好。從而調節學生的日常行為,最終使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著名案例奧托·瓦拉赫是著名的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他的成才與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洞察天賦有密切的關係且具有傳奇色彩。

瓦拉赫在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道路。一個學期以後,教師對瓦拉赫的評語是:讀書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具有完美的品格,也不可能在文學上有造化。以後,瓦拉赫改學油畫,可他不善於構圖,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能力也不夠強,成績總是班上倒數第一或第二。麵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多數教師認為瓦拉赫成人可以,成才無望。隻有化學教師表現出非凡的教學效能感,洞察瓦拉赫的智能優勢是化學,而不是其他任何學科,因此向瓦拉赫的父母建議他改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教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的天才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麵的前程遠大的奇才”。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有的向往語文,有的向往數學,有的喜愛計算機等。而瓦拉赫的智能優勢既不是文學,也不是油畫,而是化學。化學教師能洞察瓦拉赫的智能天賦,表現出非凡的骨幹才能,找到了瓦拉赫的智能最佳點,使瓦拉赫的智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從而使其有了驚人的成績。

具體來講,骨幹教師在教學方麵常常表現出不同於一般教師的紮實行為。

(一)心誠

心誠,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每一個學生,誠心接受學校領導分配的各項教學任務,不受社會經濟浪潮衝擊的影響,不圖名、不圖利,一心一意撲在教育事業上。

(二)眼疾

眼疾,即觀察、洞察班級事務及學生個人變化的速度快、方位全、事物準、效果好。骨幹教師通常以耳聞和目睹的事物為依據判斷事情的是非。經常給學生個人或集體傳遞智慧的、善良的、向上的、勇敢的、克服困難的眼神,啟迪學生拚搏向上的思想,滋潤學生的心靈,溝通師生間的情感。骨幹教師眼疾還體現在洞察敏銳、視野開闊,能透過學生的外部表現而窺視學生內部的心靈活動,從而獲得本質的信息材料,為教育教學服務。

(三)手快

手快,即處理事務快而不紊、幹淨利索、多快好省。骨幹教師既要教好書,又要育人,還要搞科研,做同行的榜樣。處理的事務很多,如備課改作業、計劃加總結、家訪加家務。手頭功夫不過硬,勢必導致眼睛一睜,忙到熄燈。

(四)口實

新課程骨幹教師口實,表現在骨幹教師是一般教師的工作楷模,在學生麵前是光輝的典範,講話是一字一句,被學生模仿或引起學生的反省,激勵學生,有時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骨幹教師在講話時說實話、說真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語速不快不慢。言必信,行必果,一旦許諾。必然兌現。

(五)腿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