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 秋夜忽現采花賊(1 / 2)

黃小姐卻是憂心著留在黃府裏的親娘,桓夫人見這閨女孝順,也很喜歡,命下人去打聽黃夫的近況,得回來的消息是黃夫人自女兒沒了之後,就臥病在床,不過幸好身邊有忠心的丫頭婆子精心照料,黃禦史因女兒喪了,心裏對夫人也有幾分愧意,倒是命人請大夫開藥什麼的都還上心,因此黃夫人養了幾天,病倒是好了,隻是心痛女兒慘死,萬念俱灰,越發茹素念佛,任事不理起來。

得了母親還算安好的消息,黃鏡英倒是鬆了口氣,象自己爹這號人,母親早就該硬下心腸,和他恩斷義絕,也省的受了這麼多年的苦。

她從前在家中,因父親不喜,時常毆罵,隻乎跟個眼中釘一般,做什麼都要挨罵,來了左家,倒是瞧見桓夫人慈和,左伯父望之威嚴,內裏寬和,左家兄妹三人也是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真是比自己家裏強了不知多少倍去。

心想也難怪左大人比自己爹在朝中更有威望,自己那爹,連家都治不好,何談平天下。

黃鏡英在左家又住了半月有餘,德貞時時來海棠軒尋她說話,瞧著黃鏡英住在姐姐這裏,心下不甘,定要磨著黃鏡英搬到她的韻花閣這才罷休。

儀貞倒也沒有特別的反對,她這人想是前生獨立慣了,若是有人陪著反覺得有些不便。黃小姐搬到韻花閣倒也是好事,這兩人的共同興趣,比跟自己的可要多多了。

想是換了環境,又與二貞日漸熟悉,黃小姐也漸漸放開愁緒,跟二人有說有笑,黃小姐為人聰明,說出來的話也常常一語中的,也不乏風趣,真算得上個稱職的好閨蜜。

儀貞和德貞之間雖隻差了兩歲,但自小就有點小代溝,後來還是孝貞這位大姐姐的到來,才讓三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穩固融洽,如今孝貞出嫁了,黃鏡英又來充當了孝貞的角色。

眼看著進入了七月,晚飯後左家人又齊聚內堂前閑話,堂前院中正值數叢茉莉花開得正好,香氣宜人,三位小姐說說笑笑,在花叢中挑撿著最鮮嫩芳香的花朵。

但見鶯聲燕語隨著香風而送,羅裙繡帶在翠葉柔枝間飄拂來去,正是青春少女最妍好的年華,臉邊烏發間戴著雪玉一般的小花,更顯得人兒嬌豔可愛。

“老爺,瞧著這三個妮子這歡喜的模樣,妾身倒是想起句詩來:冰姿素魄廣寒女,雪魄輕盈姑射仙。倒真是襯得上這仨閨女了。”

閑坐在堂前石桌邊的桓夫人瞧著這三女怎麼看怎麼好,對著自家老爺也不怕被笑話是王婆賣瓜了。

維明隻微笑不語,一邊陪坐的永正卻是點頭附和,心想,也不知那趙家小姐生得什麼樣兒,唉,哥也不求她能和黃小姐一般天仙似的,能比得過我小妹就謝天謝地了…

他們正說著話,卻見三位小姐笑嘻嘻地攜了小花藍而來,黃小姐將手中花藍奉給桓夫人,儀貞則讓永正來挑,德貞慢了一步,維明道,“德貞送到為父這裏來。”

德貞忙笑眯眯地給父親看自己的成果,維明放下手中扇子,取了幾枝把玩。

側眼一瞧,儀貞和黃小姐已經挑了幾枝不錯的,幫著插在了桓夫人鬢邊,桓清此時年紀也還不到四十,因生活優越,煩心事少,仍然麵若桃花,美麗依舊,烏發上多了幾點雪白的點綴,倒也不比她們這些小姑娘們差,反而更顯出幾分婦人豐致來。維明不由得看得呆了。

德貞卻是看到爹爹拿的扇子墜是個花藍樣式,拿出來瞧了瞧,見是陽綠翡翠鏤空雕的小花藍,模樣極其漂亮,不由得拿在手中,摩挲了幾下,誇道,“爹,這個墜子真好看。”

維明這才回過神來,一瞧就知這妮子在想什麼了,德貞又不象儀貞一般,想到什麼就說,倒是個悶聲不說話的,便笑道,“德貞喜歡就拿去吧。”

德貞咧開嘴角,樂滋滋地拿了玉花藍,顛顛地跑過去跟姐妹們獻寶,黃鏡英和儀貞看了,也都覺得精致可愛,儀貞故意笑道,“好啊,德貞小妮子算得精,幾朵花就換回了個好東西去了。”

德貞得意洋洋,“嗬嗬,下回換你去,妹妹絕不同姐姐爭的。”

一家人都是笑聲不斷。

鏡英雖然也在笑,心裏卻是羨慕不已,瞧人家一家多麼和諧啊,左伯父曾經說過,自己與杜家的婚事,必要在一年內盡力周全…希望自己嫁人之後,也能過上這種安逸自在的日子,這般想著,臉上倒有幾分熱了起來。

日子過得悠然,第二日清晨起來,德貞與鏡英閑話,說是家中有個大花園,正想去遊玩。鏡英一聽自然覺得這主意好,黃府不若左府富庶,家中隻有個小花園還被姨娘給霸住了,如今到了左家,跟二三姐妹聊著天,在花下閑遊可是最滋潤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