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軍的進攻,艾森豪威爾火速將盟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調往德軍尚未攻克但已經越過的巴斯托涅—聖維特一線增援。此後他迅速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針:一個最重要的命令,就是美國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凸出部。“這隻烏龜已經把頭伸得太長了。”
丘吉爾在給陸軍元帥史末茲的信中寫道。當德軍攻勢發動一周後,天氣好轉了。美國第8航空隊的戰鬥機重新和德軍的飛機鏖戰在西歐的天空。
雙方不要命第彼此轟炸,迫使德軍裝甲部隊無法在白天活動。在第3集團軍和霍奇斯的第一集團軍的夾攻下,德軍在1月5日,才攻占巴斯托涅。
盟軍仍然不能使用南錫,他們想迅速突破西壁防線的企圖也告失敗;所以,李默現在開始為他夢寐以求的西線攻勢製定詳細計劃。
首先,他估計對了,盟軍擁有七十個師,不可能在將近五百英裏長的戰線上處處都堅守;第二,李默指望十一月的天氣能結束敵人享有的絕對空中優勢,或者至少在德軍發動攻勢時能大大削弱這種優勢。
因此,李默急切地要趕在秋季開始天氣轉晴、停止這種空軍好無休止的消耗戰,因為蘇聯前線的德軍已經非常吃緊了,空軍實在對於德軍來說太重要了。
由於進攻必須在現有部隊很有把握取得突破的地段發起,因此就有必要選擇一個敵軍地麵部隊——無論是第一線部隊還是預備隊——比較薄弱的地段。突破後還要繼續擴大戰果,直到整個西線局勢轉而對德國有利。
在對西線部隊作了徹底的檢查,並經過周密準備之後,李默關於從西壁防線陣地向敵軍防線薄弱地段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計劃已很有眉目,終於選擇了艾弗爾為突破地段,南錫為最後目標。這樣以來盟軍這幾十萬軍隊將被徹底分割殲滅。
李默在對莫德爾陸軍元帥和A、B集團軍群和第五裝甲集團軍發布指令時解釋說,攻勢必須在現有部隊肯定能夠取得突破的地段發起。他接著告訴他們,蒙紹-埃希特納赫地段(艾弗爾)已被選定為最適合進攻的地段,因為那裏的敵軍已在過去的正麵進攻中蒙受了重大損失,力量比較薄弱。
而且,該地段的敵預備隊已調至第一線附近,補給情況也朝不保夕。因為這個地段敵軍的防守兵力相對較弱,又加之敵軍不會料到德軍會在這裏發起進攻(即使真的料到也會不以為然),所以隻要進攻完全出敵不意,天氣又不利於空中行動的話,德軍是可能迅速突破的。
突破將使德國裝甲部隊贏得主動權。爾後,這些部隊迅速向前推進,在馬斯河畔的列日與那慕爾之間建立橋頭堡,再通過布魯塞爾向西邊的南錫快速挺進。可想而知,德國裝甲部隊隻要一渡過馬斯河,就可切斷那些經由馬斯河流域的美國第一集團軍的後方交通線。德國裝甲部隊一到達布魯塞爾-南錫地區,英國第二十一集團軍群的後方交通線也會受到威脅,要是南錫失守,這些交通線同樣會被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