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論壇中有關國際新聞的評論也非常活躍。網絡媒介論壇,是網絡媒介在互聯網上為網民提供的就新聞和社會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的場所,是在相互傳遞和交換信息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形的用戶交流網。網絡為大批受眾提供的直接參與的機會是其他任何媒體都無法比擬的。雖然報紙有讀者來信,廣播有聽眾熱線,電視也開發了讓觀眾通過電話參與或現場參與的方式,但這些可以互動的受眾都隻占全部受眾極小的比例,大部分人群的聲音得不到表達。網絡則完全打破了這種狀態,隻需相應的網絡設備、一個IP地址和網名,網民就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網友在網絡論壇或特定欄目中所做的評論是與傳統媒介中的評論截然不同的,討論是這類評論進行傳播的一個有效手段,同時這類評論還具有高度的自發性和隨意性。“網絡新聞或許為迅速發布新聞提供了最好的場所。……記者可以傳遞文字、圖像、聲音,讀者可以馬上對這些信息進行回應、添加或刪節。而且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來做這一切。”網上論壇常常因為國際國內發生了和讀者有關的重大新聞事件而開始活躍。有廣大網友參與的網上評論目前已成為各大新聞網站謀求發展的一個主要增長點。
在對網絡論壇的研究中,有人將其分為很多種類。從主題、內容和形式的角度分類,可以將網絡論壇分為時事論壇、思想文化對話論壇、網友俱樂部論壇、嘉賓論壇、公益論壇;而從時間的長短角度分類,則可以將其分為臨時論壇、永久論壇;若是依據使用對象和網站性質分類,則可以分為校園論壇、專業論壇、商業論壇、非商業性論壇、新聞媒體論壇,如此等等。無論這些分類是怎樣的,有一個問題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網絡論壇已經構成了現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參與網絡討論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討論的話題也逐步擴展,深度也獲得了加深。
二、網絡國際新聞評論的特征
這裏將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國際新聞評論進行分析。
1.專家類的國際新聞評論
許多新聞網站設有專門的欄目來發布這一類來自專家、學者、官員以及媒介自身工作人員的評論,如新華網的“焦點網談”、“新華網評”以及“新華視點”,這些欄目側重對中國國內事件的評論,但較重大的國際事件也占據了一小部分,而更多的對國際新聞的評論則在國際頻道中出現;人民網“觀點”頻道的“《人民日報》報係言論”、“其他媒體言論”、“人民時評”、“學者新論”、“評論員文集”等;而中國網中的該類評論主要見於“高端言論”、“意見領袖”、“學術前沿”、“理論視野”、“評論員專欄”等。
下麵是一例對話式的國際新聞評論,在美國著名的紐約愛樂樂團2008年2月26日晚在東平壤大劇場舉行了時長約為90分鍾的音樂會(整場音樂會向朝鮮全國以及全球範圍進行了直播)後,中國網在其國際頻道的“熱點評論”欄目中發布了如下評論:
美朝外交史上的“曆史性公演”
宋錫煥(朝鮮文化省副相兼朝鮮藝術交流協會會長):美國紐約愛樂樂團首次訪朝“來之不易”,這是朝美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紐約愛樂樂團是聞名於世的交響樂團,朝鮮人民又是十分熱愛音樂的民族,希望此次樂團能給朝鮮人民帶來精彩的演出,並預祝演出圓滿成功。(記者周之然)
歐漢龍(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紐約愛樂樂團的平壤之行反映了美朝改善關係的勢頭尚在,而且美朝今後進一步對話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不能過於樂觀,因為“音樂外交”隻有在美朝雙方就朝鮮無核化日程達成一致、並存在廣泛合作精神的條件下,才可能有真正的推動作用。六方會談進程仍然重要。2006年以來,六方會談進程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這一框架下,美朝就廣泛議題舉行了會談。美國已表示,朝鮮隻要棄核,雙邊外交關係就可正常化。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如何落實六方會談達成的協議,實現美朝關係的正常化,將麵臨很多不確定性。而六方會談不僅是談判的管道,而且向世界顯示,六方在朝鮮半島無核化這個根本目標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