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的特色(5)(1 / 2)

第三節 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的快捷性

對於新聞而言,速度是它的生命力。新聞若沒有速度為前提,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其價值。比如在2008年報道一件2007年所發生的事件,而這個事件又早已經被人們所知曉,那麼這個報道就不具有真正的新聞價值。但是如果所報道的事件在2008年有了新的進展,並且對當前生活又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新聞價值就又得到了體現。媒體的發展曆史實際上就是媒體傳播的速度不斷加快的曆史,從報紙到廣播,再從電視到網絡,都呈現出速度對於媒體所具有的革命性價值。在網絡時代,飛速已經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一種現實的信息展現過程。在對國際新聞的報道中,網絡無疑具有更大的優勢,因而網絡媒介給中國國際新聞報道所帶來的革命性價值也是特別突出的。

一、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的快捷性之表現

在中國國際新聞報道中,其所涉及的領域是相當廣泛的,這其中既有大量的一般事件和信息,也有一定數量的重大事件和信息,還有一些時間性很強的事件和信息,而在對這些事件和信息的報道中,網絡報道的能力都是最為突出的。與傳統媒介相比,無論是對一般事件的報道,還是對重大事件的報道,抑或對突發事件的報道,網絡媒介都展現了特有的風格。

首先,在對一般事件的報道中,網絡媒介不僅實現了量的猛增,而且也實現了速度的提升。所謂一般事件其實就是不那麼重要的事件,或者說比較細小的事件,這些事件沒有什麼時效性的特別要求,但當它們被報道出來的時候,也具有真正的新聞價值。比如中國國際新聞報道中要報道中國百歲以上的老人的生活情況,就不是一個時效性很強的新聞。但隻要這樣的事件被傳播於網絡之中,那麼就必然會非常快速地讓世界各地人民所知曉,從而通過中國百歲以上老人的生活去感受中國人對於老人的尊重、中國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是快速地讓世界人民看到這篇新聞報道,對中國就越有好處。在這裏雖然速度不是很重要,但若是速度被整合到了一般事件的報道之中,則必然會推進中國國際新聞報道事業的發展。凡是新聞實際上都是越快越好,人為地阻止新聞信息的傳播必然會抑製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對於人的生活方式的提升,還是新聞機構的形象建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事件實際上是以悄無聲息的方式塑造著整個文化的增進和發展,塑造著國際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正是在對無數細小事件的把握之中人們才認識到了世界的本來麵貌。世界到底是怎樣的?這並不是隻有通過重大事件才能了解的問題,而是一個在無數細小事件中了解的過程。細小事件原本就是我們生活的本來麵貌,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存在。生活在本質上不是由重大事件構成的,而是細小事件的無限組合,人們隻有了解到足夠多的細小事件才可能真正懂得社會的本質。中國國際新聞報道的目的就是讓中國走向世界,將世界傳播到中國,因此絕對不能忽略對細小事件的報道。為了讓中國人更好地了解世界,讓世界更好地知曉中國,中國國際新聞報道必須以加速度的方式拓展自身的傳播方式,而網絡媒介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應該是首當其衝的。正是在網絡媒介對一般事件的報道與傳播中,世界的本來麵目才可能真正為每個人所真切地感受。

其次,網絡在對重大事件的報道中真正地做到了快捷性。重大事件發生時,各種媒體都會對其進行及時報道,但是傳統媒介對重大事件的報道雖然也追求快捷,但是由於自身的特點往往做不到隨時報道。如報紙,有時剛剛截稿,突然就發生了重大事件,若不加號外,隻能等到第二天了。而即使加了號外,也難以同網絡媒體的傳播速度相提並論。而廣播、電視等,雖然在事件發生的現場就可以報道,但它們的傳播效果不及網絡。當重大的國際事件發生時,隻要不是特別驚人,廣播、電視一般都不會打破正常的播出順序進行插播,有時電視僅僅是以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下方進行滾動播出,之後再製作節目,詳細報道。但網絡則不同,它可以隨時增加新聞,並將該新聞放在特別顯眼或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的工作根本不受幹擾。比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在對這個重大事件的報道中,網絡無疑具有更為強大的優勢。對“非典”患者的病例數量的增多與減少的報道、對“非典”患者的治療情況的報道、對醫護人員不分晝夜始終戰鬥在一線的報道,網絡的傳播速度都是其他媒體所比不上的。隻要點擊關於“非典”的關鍵詞,你所希望看到的信息都會呈現在麵前。2000年奧運會期間,新浪網是以這樣的速度報道的:一項比賽結束後5秒中出結果、30秒出圖片、1分鍾出報道、5分鍾出詳細報道、新聞刷新高峰期每分鍾在10條以上。這種追蹤報道的刷新速度是其他任何媒體都無法做到的,多樣化的報道形式與速度實現了良好的整合。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報道中網絡有了更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