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的特色(6)(1 / 2)

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媒介對於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的加快,並不單純是因為技術的緣故,技術僅僅是一個前提。網絡作為一種嶄新的媒介若想真正引領傳播的時代風尚,必須以眾多的積極主動的人的參與為重要基礎。在網絡傳播中,正是由於無數的個體真正地融合到了網絡的生活之中,把網絡生活看做是一種存在的家園,因此他們才可以在網絡交往中及時地傳遞信息,溝通思想。比如在國際聊天中,中國人將中國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甚至正在發生的事情都傳遞給對方,並從對方那裏獲得關於他國的事件與經驗。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信息在這裏的傳播是沒有隔閡的,而是一種真正的人際傳播。而且在這種傳播中,很多並沒有也往往不可能進入到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也被傳播了出去,這使得新聞的傳遞不僅在時間上具有同步性,而且在空間上也有超越距離的良好效果。

傳統媒介雖然能夠很好地發揮自己在國際新聞報道中的作用,但在速度上遠遠不及網絡,並且在主動性上也遜色不少。因為網絡傳播所調動的主體數量遠遠超過傳統媒介所調動的數量,正是這些眾多傳播主體的介入,使得網絡國際新聞報道呈現出強大的勢頭。在傳統的控製性的信息傳播過程中,傳播主體所追求的是某種經濟利益或政治利益,但在網絡國際新聞傳播中傳播主體可能僅僅是出於自己的愛好,一個傳播者的愛好足以構建一個良好的傳播機製。興趣是最大的行動力量,當眾多的傳播主體能夠在興趣的支撐下參與到網絡信息傳播中的時候,那麼就會最大程度地推進網絡傳播的速度,從而使得網絡傳播的快捷性真正落實到每個參與者的行動之中。

第三,網絡新聞的快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滿足受眾的需要。如果可以盡早獲得信息,網民就可以由於先知道而進行判斷,從而在行動決策中優先做出反應,居於主動地位。同時,先睹為快可以使受眾本身獲得一種優越感,從而體會到一種作為消息來源和輿論領袖的快感。

第四,網絡傳播在一定意義上所實現的是口頭傳播,這是一種最古老的傳播方式,但也是最直接、最快捷的傳播方式。但在古代的口頭傳播中,隻能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傳播,而當這種傳播形式在新的技術條件下通過網絡得以實現時,雖然也是點對點的傳播,但可以是一個點對無數個點,比如網民在公共論壇中的聊天、在自己博客中發表的見解等,都可以被其他無數個體看到。網絡使得人們可以在虛擬的麵對麵的情況下直接了解到對方的信息,了解另外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風貌。控製性的傳播方式雖然也可以在利益的驅動下運用網絡技術實現加速度的信息傳播,但從根本上講它不能真正地發揮媒介中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價值。“人們不止一次地把幸福、希望和對盡善盡美的想象,寄托在偶然出現的新奇玩藝之上,……每一次發明在當時都具有同樣的地位,成為流行一時的進步象征。”網絡的出現,再次激發了人們對自由和平等的熱望。

個體永遠都是事物發展的一個動力,當我們從網絡國際新聞報道過程中感受到個體的價值和力量之後,我們再次感受到一種巨大的時代力量。中國國際新聞傳播的路徑是多元的,而新產生的傳播路徑不僅可以讓世界很好地了解中國,而且可以讓中國更好更快地了解世界。我們所麵對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發展時代,這樣的時代中的傳播主體不可能僅僅隻有一個控製性的國家,強大的政治組織雖然可以產生控製性的機構,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大規模的政治組織,從行政效率上來說,解決了空間的問題,從連續性上來說,解決了時間的問題。政治結構的靈活性自然會產生追求能力的持久興趣,必然會堅持不懈地抨擊知識壟斷。政治穩定需要注意行政工具的可能性,也要注意其局限性。”國家雖然目前依然是國際新聞傳播的重要主體,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主體,它所控製下的媒介也絕對不能控製網絡國際新聞的傳播與流動。一個真正屬於每個個體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當我們在網絡論壇和聊天中不經意地敲擊出每一句話的時候,我們或許正在悄悄改變著當代中國乃至世界的國際新聞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