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結語: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的合理化(1)(1 / 2)

本書在對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的研究過程中,一直貫徹的是合理化的基本立場。合理化是人們對社會的一種美好期待,而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作為社會行動係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實現自身的合理化。也隻有實現自身的合理化,中國網絡國際新聞報道才可能真正地實現對於信息的流暢報道,才可能消除社會中各種壟斷性因素對國際新聞報道的限製與幹涉,同時擯棄那些損害國際新聞報道的有害因素,才可能複原生活世界的本來麵貌,也才可能真正實現國家間真誠而內在的溝通和理解。

一、關於合理化的解讀

當人們看到合理化概念的時候,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在現實社會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而這些現象需要合理化,正是通過合理化的追求,我們這個社會才可能變得更加合理。實際上,合理化或者合理性有其深刻的哲學內涵。德國社會學家、社會哲學家、曆史學家馬克斯·韋伯對一般行動的合理化是這樣描述的:“目的合乎理性的,即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情況和其他人的舉止的期待,並利用這種期待作為‘條件’或者作為‘手段’,以期實現自己合乎理性所爭取和考慮的作為成果的目的;價值合乎理性的,即通過有意識地對一個特定的舉止的——倫理的、美學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闡釋的——無條件的固有價值的純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韋伯的合理化包括兩個方麵:目的合理化和價值合理化(形式合理化和實質合理化);但他所說的合理化是為了比較東西文化的差別,並認為西方文化是合理化的,東方文化是非合理化的,所以,其合理化真正所指的僅是形式合理化或目的合理化。

而哈貝馬斯在《交往行動理論》中給予合理化的表達是:“每當我們運用‘合理的’這個詞時,我們總是認為合理性與知識是有密切關係的。……合理性很少涉及知識的內容,而主要是涉及具有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的主體如何獲得和運用知識。”從對知識的運用角度而言,哈貝馬斯將合理性分為兩類:一類是“表達的合理性”,亦即“論斷的合理性”,它表現為交往者依靠論證能力,能針對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態達到彼此理解;另一類是“行為合理性”,亦即“合目的的行為的合理性”,表現為行為者依靠行為規則,能“卓有成效地幹預世界”。哈貝馬斯將“合理化”也稱為“理性化”,並且是這樣解釋的:“理性化意味著根除這樣一些力量關係:它們恰恰是在交往結構中不惹人注目地建立起來的,並憑借存在於人頭腦中或存在於人際關係中的交往屏障,去阻止衝突的自覺平息交感式的理解。理性化意味著克服這些被係統扭曲了的交往,在這類交往中,凡涉及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的、被行為所支撐的交感——特別是涉及意向表達的真誠性和基礎規範的正確的交感——都隻能在表麵上被承認,因而這種交感隻能是反事實的、被扭曲了的交感。”

合理化首先是一個批判性的概念。既然現實社會存在著問題,就應該允許批判,因為社會隻有在批判中才可能走向進步,人類社會也正是在不斷拋棄落後的東西和不斷獲得新的存在價值中前進的。任何社會都是有缺憾的,而缺憾需要不斷地被揚棄,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對美好社會的規劃。真正偉大的思想家絕對不僅僅對這個世界進行消解與解構,必然也充滿著謀劃。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批判(其中包括對於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新聞的批判)的立場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所具有的異化現象,從而主張揚棄異化,使社會走向合理化,所以合理化必然是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一種具有社會和人文關切的理論形態。因為哈貝馬斯是從他的交往行動理論入手談論合理化問題的,那麼消除合理化的障礙自然就是消除交往行為的障礙。哈貝馬斯的思想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合理化理論思想路向,他的理論仿佛是社會病理學的診斷,讓人們看清楚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

任何社會都是有問題的,都需要診斷,現代西方很多思想家都在進行著這樣的工作,而中國也如西方社會一樣存在著一些問題,這樣就特別需要合理化理論來完善和發展我們的社會,使其更加美好。任何一個學科都不能僅僅用讚賞的態度觀照這個社會,而應該運用批判的思維把握和感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我們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就是一種能夠讓我們發現社會症結所在的重要思想,而從實踐論的立場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有利於發現中國現實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克服狹隘的教條主義給我們的行動所造成的障礙。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批判的理論,讓我們時刻牢記人的理念,牢記對生活世界的關懷,同時要求我們看到在現實社會中所存在的抑製人的自由和全麵發展以及生活合理化的諸多不合理因素。我們處於一個偉大的改革時代,並且已經投入到改革的洪流之中,而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改革的成功一定是因為我們首先發現了問題,並對問題給予了批判,合理化理論必須堅持這個基本理念。

其次,合理化是一個理想性的概念。對於社會僅僅進行批判是不夠的,也是不嚴肅的。如果在對社會進行合理化批判的同時,並沒有對社會進行一種合理化的規劃,那麼就不是徹底的批判理論。我們還可以來看哈貝馬斯,他認為“由於生活世界是人們生活與交往的基地,生活世界結構合理化了,才能給人們的合理性的交往提供理想的活動環境和範圍。同時,由於生活世界從文化世界角度來看,是由先輩們所積累起來的文化知識所構建的,因而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將形成一種合理的‘文化的解釋體係’,以及使得反映社會集團的知識基礎和保證行為方向一致性的‘世界觀’得以兌現的條件,使它們一方麵成為‘合理的生活指導的意識結構’,另一方麵成為社會現代化(合理化)之基礎的‘現代意識觀點中的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