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衰落

埃及最後一個大法老是拉美西斯三世,他的繼承者是一連串無能人物。從公元10世紀起,埃及一直處在於外來民族爭奪埃及統治權的爭奪中。公元前332年,亞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公元前305年,亞曆山大部將托勒密一世在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因為托勒密王朝是外族統治,因此國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頻頻發生埃及人民起義,為羅馬征服鋪平了道路,最後在公元前30年亡於羅馬的屋大維之手。

神奇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七大奇觀中最古老,也是唯一一處保存得相對完整的遺跡,位於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建造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700—前2500年,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後來,有個叫伊姆荷太普的年輕人,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因為它的側麵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稱它“金字塔”。

獅身人麵像的秘密

從公元前2700年起的900年裏,古埃及人共建築了超過80座金字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達14659米,在它旁邊有一座“獅身人麵像”。至今也沒有人知道建造這座由“獅身”與“人麵”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傳說古希臘神話中也有一個長著女人頭、獅子身,帶有兩支巨翅的怪物,人們稱他“斯芬克司”。埃及的獅身人麵像雖有著與古希臘神話中斯芬克司相同的形體,但他們的人麵卻不是女人,而是戴著條紋頭巾,前額刻有烏萊(即神蛇,法老與神的守護者)的國王的麵孔。

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

尼羅河每年有規律的泛濫與消退,與之相應的植物茂盛和枯萎,太陽每日的升起和落下,這些自然現象的周而複始給古埃及人這樣一種觀念:世界是循環往複的,自然萬物可以由死複生,人也應當如此。為了準備來世的複活,必須要好好保存屍體,因為沒有屍體,人死後不滅的靈魂就無所依附,人也就無法再生。在這種來世觀的支配下,將屍體製成木乃伊之風在古埃及盛行。

《亡靈書》

古埃及人將屍體精心地製成木乃伊存放在棺木中,還要放一部《亡靈書》,這是一部指引死者如何麵對死亡審判而不淪陷地獄,如何最後獲得重生的“指南手冊”。《亡靈書》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阿尼的紙草》,全書由190章構成,描述大祭祀阿尼模擬自己在死後麵對進入神靈領土時的程序和應念各種頌詩以及有關神的軼事,主要記載亡靈在葬禮之日吟誦的祭文;死者在冥府裏得到自由活動的方法和咒文;講述天地起源、各種神話傳說;描述了對死者賜予心髒的形式;以及如何在墓中防止身體腐化,如何獲得空氣和水,繼而獲得離開墳墓的力量,等等。

古埃及在數學上的發明

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進製記數法,他們的算術主要是加減法,乘除法化成加減法做。埃及算術最具特色的是,已經初步掌握了分數的概念。在幾何學方麵,埃及人已知道圓麵積的計算方法,但卻沒有圓周率的概念。他們還能計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麵積,以及立方體、箱體和柱體的體積。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上古埃及使用的文字,它不是字母文字。這種文字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就已產生。象形文字是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部首符號等三個部分構成的。表意符號借用一些圖畫來表達一些具體事物的概念。在古埃及文字中,這種表意符號相當多。如“太陽”是用一個圓形中加一點來表示的,水是用三個波浪形的符號來表示的。但是,所有這些表示符號,都不表示詞的發音,為了把音表示出來,埃及人又用一些圖形來表示音符。

《羅塞塔石碑》

埃及象形文字在經曆了一係列變化後,於第一中間期的第八王朝演化出一種祭司體文字,後來又演化出一種世俗體文字,到羅馬統治初期,又演化成科普特文字。由於古代埃及文字異常複雜,一般人民群眾很難掌握,主要由祭司和書吏等掌握。因此,隨著古代埃及的滅亡,這種文字也就逐漸被人們遺忘。直到19世紀,一個法國學者才根據希臘人統治時期的一塊有三種文字的《羅塞塔石碑》,逐漸把古埃及文字釋讀了出來,埃及古代文化才重新為世人所知。

卡納克神廟

在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神廟逐步取代金字塔成為主要的建築形式,最著名的是卡納克大神廟。卡納克神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神廟。這裏是以國王為代表的埃及國家奉祀阿蒙神的最高聖堂,卡納克阿蒙神廟的修建時間長達2000年。幾乎每位國王都對卡納克神廟進行擴建裝修,並力圖超過前人。因此神廟布局複雜,建築風格也不盡相同。最使卡納克神廟聞名世界的是它的列柱大廳,這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大廳,占地5000多平方米,中間走廊由十二個柱子構成,兩個柱頭上可站100人。此外,國王還在神廟的牆壁上雕上了重大曆史事件、戰役場景和國王名字等曆史資料,因此卡納克神廟也是新王國時代曆史文獻的最大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