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認為,人類已經曆了兩次巨大的變革浪潮,現正在開始建設新的文明。3次浪潮,3種文明,都有自己的內在法則。經曆每一次浪潮的人,都本能地利用和維護浪潮的文明和原則。班級授課製是第二次浪潮的產物,作為近代工業文明產物,它運用和維護的是劃一化、專業化、集中化、同步化的原則。現在我們要迎接21世紀新的文明。這個文明是開放的。終身的學習社會,每個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興趣、能力、進度找到學習的機會。這種根據學習者個性去選擇學習機會的第三次浪潮,無疑對班級授課製是一種衝擊和挑戰。
2.班級授課製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全麵發展,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應當有高尚的道德品德品質,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審美觀點。這些素質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整體,這些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統一的教育目標和統一的教學過程,班級授課製在素質教育中對個性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1)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麵發展
班級授課製是基於共性的集體授課,授課的對象是年齡、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基本相同的群體。班級授課製是劃一教學,為實現劃一教學,事先規定了教學目標、課程、方法、評價標準等。在同一集體中,采用統一教學目標和要求,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特別是對學習有嚴重偏科又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是一個很好的約束。
(2)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恩格斯認為,“個人隻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全麵發展其才能的手段。”班級學習是共同學習、許多不同性別、不同個體、不同生活經驗的成員聚集在一起,確立同一個追求,能形成一個競爭的環境,高效率的教學就有可能帶來高成效的學習效果,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基本相同的教學目標。在班級中,學習正常的同學從班級集體中得到肯定的評價,強化了學習意識。學習優異者產生了榮耀和滿足,激發他們更好地去學習。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由於在集體學習中得到了鼓勵和幫助,也會有所進步。
(3)對學生道德素質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證作用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江澤民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地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班級授課製按照班級管理目標去籌劃班級活動,依據班級教育教學目標去協調學生個體和群體活動,給予學生群體及其活動以正確的導向,使學生個體與群體健康、和諧、生動、活潑地發展。有利於幫助學生在班級集體中用統一的德育目標去培養良好品德,及時矯正不良道德行為。
(4)有利於培養良好心態
班級授課製最本質的特點是組織含有更多共同性的群體和基於這些共性的集體教學。由於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生理、心理和認知上有許多的共同性,他們在一起學習、生活,容易平等相處和交流。他們能在集體中相互幫助而成為好朋友,這對於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心態十分有利。據調查,在認知水平基本相同的集體裏,人們有一種愉悅感,更能激發興趣和愛好。而在認知水平差異較大的集體裏,認知水平較低的人容易出現壓抑感,很難產生新的需要和動機。而認知水平較高的人又會出現失落感,很難產生新的興趣和愛好。
(5)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班級授課製實行教學分科化和教師專門化,教學內容及課程學科化,能保證教學內容及活動有計劃的安排,保證學生的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並使學生獲得係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教師的專門化,有利於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保證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又促使教師去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保證學生獲得係統的知識、技能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去提高學習效率。
實踐證明,班級授課製在青少年素質發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今後還會在很大程度上發揮積極作用。
3.班級授課製是基本教學組織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班級授課製的產生無疑是曆史進步,但它是與工業文明相適應的工藝論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班級授課製對素質教育發展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特別是教育開放化、活動化趨勢越來越突出後,班級授課製對個性化的約束也就更加突出。中央教科所崔相錄教授指出,班級授課製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