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千古才女——謝道韞(4)(3 / 3)

會稽文風鼎盛,莘莘學子時常前來向謝道溫請教。此時她已逾知命之年,曾在堂上設一素色簾幃,端坐其中,款款而談,雖然未曾設帳授徒,但實質上從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受益的學子不計其數,都以師道尊稱她。

《世說新語》裏那段精彩而簡短的趣事,不需要我再說了吧。詠絮才什麼的,以致後代吟詠雪時,總不忘借借這個典故。其實,這真是名人效應的感覺。

我們先不說其人,而來說說她的家人。她的父親是安西將軍謝奕,風流了得,大梟雄桓溫就對謝奕極其欣賞。一次,謝奕喝高了,追著桓溫喝酒,桓溫不勝酒力躲到自己內室,不料謝奕不依不饒,追過去逼著桓溫把酒喝完,結果自己先醉倒在他們家的床上睡了整整一天。

她的叔父謝安,臨危不懼出了名。淝水之戰時,他端坐家中與人下棋,前方捷報已到,他不動聲色,一直端坐著把棋下完。(之後會詳細介紹)她的叔父西中郎將謝萬,手握重兵,威震一方,一直刻意模仿謝安的風度。

她的(堂)兄弟中,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

她的親哥哥謝玄,是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中的主帥,把驕狂不可一世的大秦天王苻堅的百萬人馬打得落花流水,滿地找牙。

她的公公王羲之,超級書法家,也是格調大師,早早歸隱了:他常常搞怪,袒腹東床,用字換鵝,又玩曲水流觴(文藝啊文藝…奢侈),他的《蘭亭集序》、《喪亂帖》,有人說是五百年才出一個,不對,要我說,我想是一萬年。

她的小叔王徽之,就是那位雪夜訪友,到了人家家門口卻溜了的妄人,“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然而,這樣的人脫略形跡,討人喜歡。

另一個小叔是王獻之,風流為一時之冠,也是個超級書法家。最大的缺點是太盡心朝政,太殫精竭慮,太不注意身體了。

她的丈夫是王凝之,家學淵源,甚工草隸,又先後出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行止端方。雖然名氣一般,但也決非庸才……她的婚姻自然是才子配佳人+政治聯姻。當時王謝都是大世族,這樣的婚姻,實在沒辦法歸到純純愛情裏頭。況且,道韞對她這個丈夫也不是很滿意的。

其實,這個奇女子的傳奇,並不是建立在這個顯赫的家族之上的,她是這個有著顯赫和清高出塵的家族的一縷春雪。她嫁給了王家的王凝之。一次,小叔子王獻之舌戰群儒,終於力不能敵。謝道溫端坐在青綾幕幛之後,引經據典圍繞王獻之的主題進一步發揮,立意高遠,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客人詞窮而甘拜下風。大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慨。你想想,這是怎樣的氣勢啊,不僅僅是大家閨秀,那是運籌帷幄的自信,是臨江嘯然的大氣。所以說,她是謝家唯一得謝安真傳的人,由此可見一斑。後來,賊兵孫恩造反,殺到門前,王凝之還在求神拜佛,謝道韞早已訓練婢仆們執刀仗劍,組成一支小小的突擊隊伍,乘亂突圍出城。她橫刀在手,乘肩輿而出,衝到大街上,雖勇而力不能敵,終於成為賊兵的俘虜。孫恩要殺掉謝道韞的小外孫,謝道韞厲聲喝住了。孫恩早慕她之名,見她義正詞嚴,不免大為心折,於是改容相待,不但不殺她的小外孫,而且命屬下善為保護,送她安返故居。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雖然謝也是節婦,到底見識不同,當時的會稽太守劉柳專程到她家求見,謝道韞久聞劉柳的才氣,粉黛不施,素衣素袍,坦然出來和劉柳相見。兩人惺惺相惜,果然相互敬服。這樣的女子,任何人都會為之折服。不是姑射山上的仙女,卻更顯冰清玉潔;不是巫峽上的神女,卻更加嫋娜多姿。她不是梁紅玉,卻更有擊鼓之勢;她不是花木蘭,卻更有替夫殺敵之勇。一個弱女子,手刃數人,換成現在,我們也不見得做的到,可她做到了。還有那林下之風,那份瀟灑恣意,那分靈氣,無不敘述著這個才女的不凡。當然,事實上她的命運還是相對坎坷的,算得上才高命薄。

我的語言顯得過於蒼白,這樣的奇女子,隻能留給後人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