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原理著重解決成功教育本身的一係列內在的理論問題。這些問題涉及成功教育的價值取向和本質特征,以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所必須的方法、途徑。
成功教育原理是成功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總體特征的體現,無論是成功教育的理論研究還是實踐,都隻有在把握原理的基礎上才能不斷深化和拓展。
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
在我們將成功教育這一概念冠於本書之前時,我們首先應明確地回答“什麼是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在原有的教育體製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使教育目的和手段獲得新的統一,這便是成功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原委。雖然成功教育的出現隻有短短的幾年,但它的積極的社會價值與理論意義已經顯示出極有希望的發展前景。在深層意義上,成功教育甚至有可能對教育的走向與未來的進程產生積極影響。
一、成功教育的基本含義
什麼是教育呢?我們認為,它是人類的一種存在方式,即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的一種類型,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文化形態和社會實踐。
從人類發展史看來,教育不能不曲折地顯示著曆史的積澱。
成功教育迄今為止還隻是一個非正式的教育科學的概念,在它的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也同樣有著對過去教育的揚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過去教育的一種結果。然而成功教育又有著與過去教育所不同的“嶄新的東西”,並且這種“嶄新的東西”已經展現了它的深遠的影響,並且使教育為之改觀。從這個角度說,它又是未來教育的一種可能的類型。
國家教委將成功教育正式列為向全國重點推廣的三個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中央教科所所長卓晴君指出,她不讚成過多地提“某某教育”,但成功教育則應該積極提倡。1993年3月,在上海舉辦的“成功教育研討會”,預示著成功教育將由此走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成功教育課題組的總報告中,成功教育被定義為:“旨在使學習困難學生獲得諸方麵成功的一種教育。”我們可以對定義作這樣的理解:
——成功教育是針對學習困難學生而實施的一種教育;——成功教育是以幫助學生獲得諸方麵成功為價值導向的教育過程和活動;——成功教育是一種有其特殊內容的一般的教育模式和類型;——成功教育是一種教育文化的發展戰略,因而具有更為深而廣泛的社會發展的意義;——成功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理論的體係,是教育科學的一個有待形成的專門領域。
以上的分析,第一、二、三是屬於普通教育學範疇,第四屬於教育文化學範疇,第五屬於教育哲學範疇。
關於成功教育的基本含義,我們還可以通過對一些相關看法的辨析來進一步認識:
第一,有人認為“所有成功的教育都是成功教育”。成功教育就其指向而言,當然要求教育效果上的成功,否則也就失去了教育改革的現實意義。但是,並不是所有成功的教育都是成功教育。首先,關於“成功”的評價,曆來眾說紛紜。各時代各社會各個特定階段,乃至各個教育(或教學)的環節,各個具體的教育施受者都可以有對“成功”的不同標準。成功教育是我國現代崛起的一種教類型,它自然有別於過去的教育,也有別於現代的其他教育類型。把“成功教育”理解為“成功的教育”是一種誤解,至少是對成功教育概念的一種誤解。其次“成功的教育”本質上是一個價值評價的概念,並不能以此來揭示一種教育類型的內在本質與特征。從相對的角度來看,任何類型的教育都可能是“成功的教育”,但也可能同時又是一種“失敗的教育”,這種認識與兒童把人分為“好人”與“壞人”一樣,不是十分確切的。
第二,有人認為“成功教育是有助學生學業成功的教育”。這樣就把“應試教育”與“成功教育”之間的區別混淆了。僅僅以“學業上的成功”作為教育的目的,這本來就是片麵的。成功教育固然也重視學生學業上的成功,但不僅對“學業”的理解與“應試教育”有所不同,更何況,成功教育把教育目的直指人的全麵素質的培養,表現出它與“素質教育”的接軌,這是與“應試教育”有著根本不同的一種教育。
第三,有人把成功教育看作是“隻適用於‘差生’的矯治性教育”。這種看法也不全麵。成功教育的確最初產生於對改變“差生”落後麵貌的教育改革實踐,並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但是隨著成功教育研究的擴大和深化,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成功教育對一般學生,甚至對優等生也具有發展整體素質的作用。其實“差生”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從廣義上說誰沒有經曆過一個“不如別人”的階段呢?
第四,有人認為“成功教育同發展學生個性的自主教育、創造教育、愉快教育等一樣,是一種教育改革的一般類型而已”。這種看法自然有合理的地方,這是因為成功教育本來就是教育改革的一種類型。然而首先這些教育類型都各具自己的特征,如果混淆它們各自的特征,那麼豈不帶有對這些教育改革的一種不以為然的態度嗎?從這點出發我們有必要強調成功教育本身的整體性教育改革的特征,這樣雖然我們不必對所述的其他教育類型作一一評價,但我們自然可以發現它們在強調教育改革的不同側麵的同時,又表現出教育改革的層麵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