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功教育的獨創,體現了成功的正效價值論原理。這個命題是第二命題的具體化和綜合,即學生獲得成功的力量與可能性,被進一步概括為具體的事實。它進一步同與實踐的聯係,為成功教育的實施及其基本原理的應用創造了條件。從而完成了成功教育對教育目的論與方法論的一種基本聯結和理解。
成功不僅是教育的形成性途徑,它還是成功教育的實踐性目標,這正是二者價值的正效聯係。成功之路是教育的必由之路,成功不必非要由失敗來鋪墊、它可以不斷地由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第四命題:麵向成功,走向成功
這個命題是前三個命題的總結,它以最簡潔的形式,表現著成功教育深刻而豐富的基本精神,指出了成功教育的目標和未來的方向。
采用這種獨特而強烈的近乎口號的表達方式,正因為它從來也沒有明確表達過,然而一經這樣表達,就具有強烈的鼓動力量。
它為成功教育觀念的確定,定下了恢宏的基調;它為成功教育的實踐上的信念,也著上了五彩紛呈的基調。從而對成功教育的整個發展,提供著切實的支撐和根本性的影響。
這四個基本命題體現了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走向,顯示了它的特征和核心——主要是成功的刺激控製與價值目標的引導以及通過對成功的強化途徑,實現學生潛能的開發,這樣便使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而全麵參與教育教學過程,並對學生成功目標的實現,作著積極的調控。
這四個命題還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首先,四命題表現了成功教育理論導向的某種根本要求。當然在這些命題還未上升為原理時,其內涵還是不很確定的,這是因為,“成功”事實上還缺乏可以確定的客觀標準,所以它還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為教育提供必要的正強化刺激,這就大大削弱了這些命題在經驗上、實踐上的嚴密性和普遍性。
其次,單純從經驗的角度來看,這些命題所包含的傾向與理論假設之間也是不完全相容的。我們可以承認這種自我獎賞與激勵的形式和內容是極有價值的,但它的短期的積極效果和長期的消極效果之間,事實上總表現出一些難以避免的矛盾。我們知道現實的具體的成功總是比長期的效應更為突出、鮮明,但因此得出的必然結論,也就不能簡單地肯定與否定了。
針對這樣一些問題,成功教育必須從操作的角度加以特別的限定和修飾。這樣,觀念上的問題就轉化為方法上的問題,從而實現了觀念與操作的自我同一。黑格爾說過:“內容非他,即形式之轉化為內容;形式非他,即內容之轉化為形式。”這種“改寫”,是把握四命題理論導向的關鍵一環。我們應該認識到,四命題在其形式本身,就為觀念設置了必要條件,即成功作為價值標準與作為動力源,作為方法與學生的具體需要、潛能的內容相對應。隻要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就可獲得成功的評價和成功的體驗,體現了成功所顯示的正強化刺激和調控,並且在這個基礎上,直接影響在此之後的學生對成功的自我控製。因此,我們說“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教育的正強化刺激調控的對應形式。這個命題表現了成功教育理論導向的內在的內容,又表現為成功教育的外顯的形式,並且互為依據。
以原有基礎上的進步為標準的正強化刺激控製的效應,使學生成功的潛能得以轉化為現實的成功的需要。如此迭代遞進,也使學生在原理的高度消除了經驗上的矛盾,把具體的個別的成功,轉化為一般的成功,增強了原理的普遍性,顯示出成功教育的一般理論導向。
二、成功教育的命題:反映著成功教育思想的本質與實際以上關於成功教育基本命題的討論,事實上是對成功教育思想的進一步的思維化和邏輯化。對基本命題的分析是為了形成一個指向未來行程的基本邏輯,揭示成功教育思想進一步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我們知道,成功教育思想的最概括的表述是這樣的: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與潛能,通過恰當的教育,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這種基本表述,反映了成功教育最一般的主題與特征,但還需要揭示其更深刻的內在聯係和它的各個質的規定性的理論綜合,並且由此上升為原理並借此反映成功教育的本質與實際。同時這個基本表述也成為進一步研究成功教育最基本的定義的必要素材。
如果我們能在這樣一個深化了的具體的研究過程中,揚棄某片麵的空洞的東西,那就能實現對把握成功教育原理的整體過渡,進而形成對成功教育本質的全麵、豐富、具體的理論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