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教學為中心,建立以美育人的教育活動體係學生的素質是在學校專門組織的教育活動中形成的。鑒於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因此,建立以美育人教育活動體係,應該是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主幹,整合課外活動、校外活動、閑暇活動,並使之成為一個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開放型的教育活動體係。
(1)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憑借教材為求真、立善、創美而協同展開的全麵育人活動。總結和推廣語文、政治教學滲透美育的經驗,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以激發動機為鑰匙,以創設情境為鋪墊。以成功反饋為調節”的以美育人教學基本模式及其變式,變傳統教學惟智認識活動為知、情、意互動的求真、立善、創美的全麵心理活動。
a.引入審美的、情意的因素,喚醒學生積極的情感傾向和情感體驗,培養和弘揚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情意係統對認知活動的啟動、激活、維持和監控作用。b.建立民主、合作、互動的師生關係,給全體學生以熱愛、信任和恰切的期待,培植有利於確立全體學生主體地位,弘揚主體意識,開展全麵心理活動的教學心理環境。
c.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交往活動,因而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還要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進而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操作中獵取知識,錘煉和提高求真、立善、創美的能力。d.講求教學策略,努力實現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的審美化、藝術化,創設追求成功的情境,鼓勵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及時做出反饋評價,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歡樂。
(2)精心組織課外和校外活動
課外和校外活動是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己管理的教育活動形式,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全體學生愛好和興趣的發展,個性和創造力的發揮,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的養成。①以審美活動為主線,合理配置德育活動、學科活動、科技活動、社會活動的比重和組合。②發展和完善以美促德的教育活動係列,寓德育於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之中,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③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基礎,分提高和普及兩種類型開展課外藝術活動。發展和完善每年一屆的作文、工藝、美術、書法展覽,器樂演奏會和文藝演出及十大歌手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發展創造力的天地。④加強蓓蕾中西樂團建設,組織去校外演出,使其在國內、國際大型比賽中繼續獲得佳績,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欲,樹立學校美好形象。⑤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與學校所在街道辦事處、派出所開展共建社區精神文明活動,使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生活。
(3)豐富學生閑暇生活
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美化學生的閑暇生活,是我國實施雙休日後給學校教育提出的緊迫課題。學校以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門喜愛的學科,一項喜愛的活動,一類喜愛的書籍,一種喜愛的樂器為要求,與家長配合,指導學生學會安排自己的閑暇生活。
3.以德育為主導,建設以美育人的學校文化
按照辦學宗旨,建設以美育人的學校文化,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弘揚“求真、立善、創美”的學校精神,創設和諧愉悅、催人奮發、進取向上的校園環境和心理氛圍。
4.提高教師素質,建設一支以美育己的教師隊伍“以美育人者,必須以美育己。”本著從教育改革實踐中獲得的這一科學結論,學校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形成一支熱愛學生,師德高尚,具有現代素質教育思想,有現代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素養,教育、教學和科研基本功紮實,並能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以美育己的教師隊伍。(1)加強師德教育,塑造教師的美好形象;(2)提高教育素養,錘煉以美育人的教育能力;(3)培育科研意識,使教師逐步具有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
5.實施科學管理,完善以美育人的學校管理機製管理以管人為本,管人以管心為本。創造一種既團結合作又競爭創造的心理環境和工作環境,是增強學校凝聚力,調動全體教師投身教育改革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關鍵。在管理活動中要以情感為杠杆,運用現代管理的多種手段,進行科學的綜合心裏管理、目標管理、層級管理和明珠管理,簡曆和完善學校的管理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