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上一口盤兔,夏天吃上向大嬸說的那滴酥水晶膾。
便是不虛人世上來一趟了。
這盤兔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了一些,量少了些。
這一盤子,也就三分之一的兔子。
要二十文錢,可抵得上我從前在碼頭上幹七八天的工錢了。
咱一家五口,嘴裏還沒撈著味兒呢,就沒了。
等明年天熱了,去縣城裏頭,買上那麼一碟滴酥水晶檜。”
牛培安一邊吃,一邊用粗布抹了摸嘴角的油。
一家人坐在飯桌邊,說起建房子的事。
牛培安道:“建一間土窯的新屋子。
滿打滿算,自己幹,五貫錢也就夠了,其他的錢,咱留著租些地種些東西。
掙了錢,再買幾畝地種。
糧食雖然不算貴,但是一家五口人,想要每天都吃三頓,吃飽飯,就得四斤米。
一天就是十六文錢,一個月就是四百多錢,還有其他的柴米油鹽。”
牛培安和牛喬鳳從鎮上買了一些木材和土胚子,土胚是建房子最便宜的材料。
這會兒也快到了。
“牛老板,你們家所有的木材都到全了。”
門外,建材店的小子用驢拉了一車夯土和木頭。
牛培安和牛喬鳳放下碗筷,趕忙出門。
牛喬鳳還拿了五串錢出來。
“都是杉木的,倒也不貴。
這三根梁木是二百文錢一根,其他夯土是一百錢一車。
十車夯土是一千五百錢。
門是二百錢一扇。
梁木是六百錢。還有兩根承重的柱子,一根是兩百錢。
是二千七百錢。”
一間最普通的三米大小的木屋,二十塊木板足夠了。
牛培安和木材店的小子,牛喬鳳和沈魚,四人合力將木材搬了下來。
牛喬鳳將銅錢拿給木材店的小子。
一家人吃了盤兔,幹勁都足足的了。
房子,在大宋,也是金貴的東西。
牛家買了十車土坯,差不多就是一千五百錢左右。
加上做窗和做門,做梁木的木材更貴一些。
主梁木是二百錢一根,一間三米大小的臥室,也需要三根梁木。
滿打滿算,差不多剛好五貫錢多一些。
再拿一貫錢買床,櫃子,幾把竹子編的椅子。
建新房間並沒有請一個工人,全是牛家人自己幹的。
天氣漸漸冷了,街道上的夜市也少了不少人。
所以,牛喬鳳和牛嬋每天早上出去,晚飯的時候就收攤回家了。
“大丫頭,沒土了,你快點兒!”牛培安朝底下吆喝道。
“哦!”牛喬鳳搬著兩塊比她上半身還長的土胚,氣喘籲籲的搬了過去。
牛喬鳳忙著將十來斤重的土窯磚頭放進簸箕裏。
兩邊簸箕一邊放了兩塊,加起來有五十來斤重。
挑去給牛培安。
沈魚則一邊自己挑土窯磚頭,一邊修房子,修得慢了些。
土磚混著粘土,石灰粘在一起,倒也十分堅固。
天雖然有點冷,但幹活挺累,也挺熱的。
牛喬鳳脫了衣服,隻穿著一件破舊的粗布單衣幹活。
一直搬到夜半,借著月光的照射,還在幹。
直到天黑了很長久了,月光也淡了,牛家人才歇著。
牛喬鳳揉了揉腳,她長這麼大,也沒幹過這麼多活兒。
眼看著離入冬不遠了,北宋也是小冰河時期,基本從九月中旬便會開始寒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