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不斷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本領 (2)(1 / 3)

隨著國家和社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氣運輸船舶(LNG船)的市場需求日益顯露,而國內在這方麵的研發上尚有大片空白。袁紅良迎難而上,在廣東、福建項目LNG船的開發設計中,他在參考資料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憑借自身深厚的專業基礎,自行開發線型,並反複進行性能計算,保證了LNG船的順利建造。

袁紅良正是憑借自己這股不斷超越的勁兒,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為國家的船舶製造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袁紅良在公司是當仁不讓的優秀項目主管,公司的新人在他的帶領下也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

拿破侖有一句名言,“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一名優秀的職業人士也應當積極進取,不要安於自己當前的職位,不要安於自己目前在工作中的表現。要積極超越自己,永遠保持進取的姿態,這既是一種拒絕平庸的生活態度,也是一份挑戰自我的人生宣言。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在事業中取得更高的成就和地位。

給自己來一場革命:與自甘平庸者劃清界限

楊瀾曾經說過:“寧在嚐試中失敗,不在保守中成功!”所謂保守,也就是滿足於現狀,甘於平庸。一個人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時,就要趕緊打消,因為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一種失敗了。態度比能力更重要,正如成龍在歌裏唱的:“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動,還有誰可以幫助你成功?”

章子怡成為國際巨星的原因就是四個字——“不甘平庸”。

8歲學習跳舞,17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19歲出演張藝謀的電影,21歲憑《臥虎藏龍》一舉成名,25歲成為國際巨星,章子怡就像是搭上了成功的特快列車。很多人說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幸運,但事實上僅僅有運氣是遠遠不夠的,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簡單地歸為“運氣”二字。對於章子怡來說,不甘平庸,渴望成功才是她成功的關鍵。

當年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的時候,班裏有很多漂亮、有實力的“明日之星”,章子怡一直默默無聞,在專業上也不是特別突出,但她在學習上的“狠勁”,一股一定要冒出頭的勁頭卻是無人能比的。在大學二年級期末彙報演出上,章子怡在班長編導的舞台劇《大荒漠》中出演一位油田隊長的妻子。最後一幕,章子怡跑著衝出去,由於太投入,手撞上玻璃。至今,她的掌心還留有一道疤痕,記載著她在努力向上、不甘平庸之路上付出的辛苦。當然,真正讓章子怡一舉成名、蜚聲國際的是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她當時頂著巨大的壓力,每天吊鋼絲吊得傷痕累累,甚至到了晚上睡不著覺的地步,而決心要把角色拿下來的勁頭使她獲得了成功。

當時,導演李安找了很多人試演“玉嬌龍”這一角色,她隻是候選者之一。按說,當時的章子怡已拍攝了《我的父親母親》,是國內女演員中的佼佼者,是不需要這麼難為自己的,但性格決定行為,也決定人生道路,章子怡是一個不甘平庸、不局限於已有成績的人,所以她選擇了挑戰,選擇了更高的目標。章子怡至今還說:“最苦的要數拍《臥虎藏龍》,李安導演的風格不是手把手教你,而是看你演幾遍、幾十遍下來後,他說‘我要第三次的頭,第十二次的中間,第八次的尾’。他從不說我演得好不好,我隻能觀察他的表情。最難受的是,如果楊紫瓊(片中另一演員)演得好,李安會抱抱她,可對我,從來沒有。5個月呀,我就自己挨著,沒人能傾訴。那時我特別瘦,隻有45公斤,關機那天,李安導演終於抱了我一下,我號啕大哭。”

付出總有回報,不甘平庸的章子怡,今天終於成了一個出類拔萃的演員。她自豪地說:“我現在可以勝任任何功夫片,不管什麼樣的馬,我騎上就能跑!”她也會感慨:“人的張力實在是很強的,沒有受不了的苦。承受一些壓力,接受一些挑戰,是一件好事。”

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各行各業中的競爭都是十分激烈的。隻有像章子怡這樣勇敢地把自己放到完全陌生的環境去鍛煉,積極進取,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才能不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