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愁yōu chóu:憂慮愁苦。
【解析】
三個詞都有“發愁”的意思。但“憂愁”是形容詞,是因為遭遇困難或不如意的事情而心情苦悶,語意較輕,適用範圍廣,常用於口語。“憂慮”是動詞,著重指因擔心而思慮很多,還可以指“擔心”之意,但語意較“憂愁”重,適用範圍較廣,多用於書麵語,偶爾用於口語。“憂鬱”是形容詞,意思是“憂傷、愁悶”,語意比“憂愁”“憂慮”都輕,適用範圍最窄,僅適用於書麵語。
【例句】
他憂愁的麵容和憂鬱的眼睛,都說明了他憂慮太多,精神壓力太大。
猶豫·遲疑·躊躇
猶豫yóu yù:不果斷,做事拿不定主意。
遲疑chí yí:拿不定主意。
躊躇chóu chú:猶豫不決地走來走去。
【解析】
這三個詞都是形容詞,都表示拿不定主意。但它們還是細微的差別。
“猶豫”主要表示人的內心活動,著眼於思前想後、顧慮重重的心理狀態。可用於書麵語和口語。多與“不決”“不定”連用,能重疊成“猶猶豫豫”,而“遲疑”和“躊躇”則不能。
“遲疑”主要是從時間角度來說,指該拿定主意的時候拿不定主意,不果斷,在時間上出現耽擱。其可以用於書麵語也可以用於口語。可與“不定”“不決”等連用。不能重疊。
“躊躇”主要從具體行動的角度說,強調的是拿不定主意時動作上的欲行又止、進退兩難的狀態。多用於書麵語。不能重疊。此外,還有“得意的樣子”的意思,常組成成語“躊躇滿誌”,而“遲疑”和“猶豫”沒有這個意思。
【例句】
他現在很猶豫,在門外來回踱步躊躇,過了一會兒,終於決定去敲門,但遲疑了一下,還是沒有摁動門鈴。
yu
預兆yù zhào·征兆zhēnɡ zhào
預兆:事情發生前所顯示出來的跡象。
征兆:預感到的或即將出現的跡象。
【解析】
這兩個詞都是名詞,都有“事前顯露出跡象”的意思。但“預兆”顯露的是比較大的跡象。“征兆”顯示的是比較小的跡象。“預兆”還可作動詞,表示“(某種跡象)預示將要發生某種事情”,如,“瑞雪預兆來年豐收”,“征兆”沒有這層意思。
【例句】
①動物的反常行為可能是地震即將發生的預兆。
②路邊的迎春花開了,這是春天到來的征兆。
【知識講堂】
閏年,以陰曆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
yuɑn
原因·緣故·緣由
原因yuán yīn:造成某種結果或者引發某種事情的條件。
緣故yuán ɡù:原因。
緣由yuán yóu:緣故,來由。
【解析】
它們都指事情的原因。但“原因”強調導致某種結果或引起某個事件發生的條件,運用範圍較廣,常與“結果”配合,可用於具體因由的前麵,也可用在具體因由的後麵。運用的場合較鄭重。“緣故”強調引起事情發生的因素,使用範圍較“原因”窄,常與“因為”配合,多用在具體的原由之後。“緣由”強調發生事情的條件、因素,一般用在具體結果之後,使用範圍比“原因”“緣故”窄。
【例句】
1學習不好,大部分原因是上課沒有注意聽講。
2學習不好,是沒有注意聽講的緣故。
3學習不好不是沒有緣由的,通常是不注意聽講導致的。
Z
zɑn
暫且·姑且·權且
暫且zǎn qiè:暫時,權且。
姑且ɡū qiè:暫且。
權且quán qiè:暫且,姑且。
【解析】
三個詞都有“暫時,權且”的意思。但“暫且”側重強調時間短暫。“姑且”側重強調讓步。“權且”側重強調迫不得已。
【例句】
1你暫且在這裏住一宿,明天再去圖書館。
2我姑且承認你說的是真的,但你罵人還是不對的。
3吃半個幹饅頭權且充饑。
讚美·讚歎·讚揚
讚美zàn měi:頌揚,稱讚。
讚歎zàn tàn:讚美感歎。
讚揚zàn yánɡ:稱讚表揚。
【解析】
三者都有“誇獎、稱讚”的意思,都是動詞,但使用範圍與感情色彩的強弱有差別。“讚美”指認為美好而給以稱譽,使用範圍比“讚揚”小,感情色彩比“讚揚”強。“讚歎”是指稱讚慨歎,“歎”表示發出了聲音,感情色彩比“讚美”強,使用範圍比“讚美”小。“讚揚”強調稱讚並表揚或宣揚,使用範圍廣。
【例句】
1小時候讀過的那篇讚美白楊樹的文章,讓我印象深刻。
2這名雜技演員的高超技藝實在令人讚歎不已。
3他精正廉潔的作風,博得了群眾的讚揚。
ze
責備·責怪·責難
責備zé bèi:怨他人或自責。
責怪zé ɡuài:責備,怪罪。
責難zé nàn:指責,非難。
【解析】
三個詞都是動詞,都有“怪罪指責”的意思。
“責備”側重於批評,語意較重;“責怪”側重於埋怨,語意較輕;“責難”側重於嚴厲地責問,語意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