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是該行業中惟一一家持續贏利的公司,公司連續獲得美國交通部頒發的最佳顧客服務獎、最佳準點航班和最佳行李搬運獎。
該公司的總經理非常重視選人工作。他常常提醒公司的管理人員哪怕是隻有一個分公司要招一個人,也要把它作為事關整個公司前途的重大事情來抓。他堅信:“我們要雇傭素質最好的人,教他們所需要的任何技能。”隻有這樣,整個公司才能由最好的人組成,去幹成最出色的成就。
一次,公司要在一個叫阿馬利羅的小鎮上找一個客機代理商。人事部門的經理在麵試完34個人卻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後著急了,他找到總經理,抱怨為這34個人的麵試已經花了不少錢。可總經理卻說,為找到合適的人選,麵試340個人也不要緊。在他看來,企業需要各種人才。用人是要用人之長,而非用人之短。各種人才各有各的用處,把他們都放到相應的崗位上,各種人才相互配合,則能形成一種最佳的企業整體經濟效應。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韋爾奇被稱為世界上最會用人的經理,他說:“我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人才,發現大批人才。他們比絕大多數的首席執行官都要優秀。這些一流的人才在GE如魚得水。”
1999年1月4日,傑克?韋爾奇在GE全球500名經理人員大會上說:“GE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能找到最好的人!”
的確如此,這位被稱為頭號經理的人,最關心的就是人事工作,他的最大成就是如何關心和培養人才。韋爾奇知道幾乎所有GE:的高級管理人的名字和工作職責。GE的員工有34萬人之多。韋爾奇的工作信條是:隻有對他們有足夠的了解,才能信任他們,讓他們放心地工作。
韋爾奇說:“我不懂如何製造飛機引擎,我也不知道在NBC應播放什麼節目。這兩項都是GE的主要業務。我們在英國有一項有爭議的保險業務,我不想做那項業務,但是那個給我提建議的人想幹,我相信他,我相信他能幹好。”
韋爾奇選人的原則是:從不注重學曆和資曆。韋爾奇說:“關鍵是你能做好什麼!”
韋爾奇自1981年出任GE首席執行官以來,這一用人原則就不斷地得到加強。韋爾奇不隻是把下屬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就了事。每年4~5月,他和三名高級經理一道前往GE的12個業務部門,現場評審公司300多名高級經理的工作進展,對最高層的500名主管則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業務部門的首席執行官和他的高級人力資源部經理參加評審。這種緊張的評審迫使這些部門經營者識別出未來的總經理,製定出所有關鍵職位的繼任計劃,決定哪些有潛質的經理應送到克頓GE:的培訓中心接受領導才能培訓。
此外,在會議進行階段,韋爾奇會靜下心來,審讀每一本彙集了每一個雇員的評價簡冊,包括了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發展需求、長短期目標以及他們上級的分析。而雇員的相片也會在文件後邊備查。
通過這些方法,GE盡可能地找到了為企業工作的人,並把人才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讓GE充滿活力,蓬勃發展。而這種管人、用人的手段是每個想要事業有成的小老板都必須要學會的。
有些小老板總是抱怨下屬難管。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你沒有找對人,沒找到最好的、最適合你的人為你做事。世上難事千千萬萬,選對人是最難的。所以,許多成功的小老板都在選人上下功夫。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的福州阜康錢莊分號開張不久,就和當地的“會首”元昌盛錢莊的老板盧俊輝產生了矛盾。於是,盧俊輝憑借自己錢莊長期積累的信用,想擠垮新來的阜康錢莊。無奈之下,胡雪岩出手還擊,由於出手狠毒,不久,元昌盛錢莊就一敗塗地了。
錢莊同業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各家發出的銀票可以相互兌現,藉以支持信用,除非某家錢莊瀕臨倒閉,失去信用,大家才能拒收這家錢莊的銀票,以免造成損失。
盧俊輝為了打擊胡雪岩,不顧同行協議,決定單獨拒收阜康的銀票,動搖胡雪岩的信用。盧俊輝認為,阜康新開張,立足未穩,福州人尚不知道它信用如何,來這麼一手,必然壞它名聲,讓它永無出頭之日,又少一名競爭者。
第二天,元昌盛開門不久,有位茶商持一張5000兩的阜康銀票,到櫃上要求兌換現銀,盧俊輝聽說後,接過銀票反複看了許久,拒收了這張銀票。
茶商大驚,盧俊輝解釋道:“這兩年阜康信用不佳,不得不防。”
茶商拿著銀票悻悻而去,聽說福州新設了阜康分號,立刻找上門去興師問罪。
胡雪岩吃了一驚,頓感事態嚴重。元昌盛是福州老字號錢莊,信用足本錢厚,若拒收阜康銀票,消息流傳世間,立刻會引起軒然大波。大凡錢莊生意,一旦出現信用危機,無論當事人費多少口舌辯解,都無濟於事。況且,因戰亂年代,風雨飄搖,常有錢莊老板攜財外逃,宣布破產,坑苦了許多存戶,所以一有風吹草動,便如同雪崩一般,引起擠兌風潮。那情景,即使錢莊有足夠銀子應付擠兌,信用也會慘遭打擊,一跌倒,永遠爬不起來。故而錢莊生意之大忌,就在於拒收銀票。
胡雪岩當機立斷,好言安慰茶商,抬出5000兩新鑄的足色官製銀錠,另外按一分二利息加倍奉送。茶商既得厚利,同意保持緘默,不向外麵傳布。
送走茶商,胡雪岩苦苦思索對付之策。隻用了半個時辰,胡雪岩便想好了全部策略,對付盧俊輝這樣的毛頭小子,他自信勝算在握,並非太難。搞垮對方的方法並不複雜,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錢莊之間的競爭,爭的是本錢,爭的是信用,誰家存銀足,便處之泰然,風雨不動;誰本小信用差,便處下風守勢,不堪一擊。
胡雪岩急於要弄明白“元昌盛”錢莊現在的本錢究竟有多大?發出的銀票有多少?兩者之間的差額如何?這是錢莊的機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胡雪岩決心弄到對方機密,再作打算。
胡雪岩親自出馬,像老練獵手,明察暗訪,尋找獵物。
“元昌盛”夥計趙德貴,近來心緒煩亂,愁眉不展。他賭運奇差,連連告負,已欠債累累,一身賭賬。
胡雪岩獲悉後立刻設計使他成為自己在“元昌盛”的內線。
幾天後,對手的情況,胡雪岩了如指掌。
元昌盛現有存銀50萬兩,卻開出幾近百萬兩銀票,空頭銀票多出40萬兩,這是十分危險的經營方式。倘若發生擠兌現象,存戶們把全部銀票拿到櫃上兌現,元昌盛立刻就要倒閉破產。
胡雪岩暗暗叫好:“真乃天助我也!”他估計了自己的力量,目前尚有70萬兩現銀的可調,隻要設法收集元昌盛70萬兩銀票,便掌握了對手的命運,扼住了盧俊輝的咽喉:隻要高興,隨時用勁一勒,對方便嗚呼哀哉!
胡雪岩立即行動,調集頭寸,收購元昌盛銀票,一切有條不紊,暗中進行。而盧俊輝尚蒙在鼓中,全然無覺察。
元昌盛的銀票尚未收集夠數,盧俊輝又做出一項加速自己破產的蠢舉。他不知道胡雪岩正在囤集自己的銀票,反而見存戶少有兌現,錢莊存銀白白放在庫中未免可惜,便取出20萬兩現銀,籌辦開設一家賭場。致使元昌盛庫中能兌現的銀子僅30來萬兩,隻夠應付日常業務,到了十分危險的程度。
趙德貴及時送來消息,令胡雪岩大喜過望。他數數手中掌握的元昌盛銀票,已有50萬兩之多,憑著這些銀票,可以輕而易舉擊敗對手,令盧俊輝敗走麥城。
沒過兩天。元昌盛櫃上忽然來了一批主顧,手持銀票,要求提現銀,一天之中,顧客提走20萬兩庫銀。盧俊輝聽夥計報告,以為偶然現象,並不在意。誰知第二天,更多的顧客蜂擁而至,紛紛揮舞手中銀票提現,沒等盧俊輝反應過來,庫銀已提取一空。
盧俊輝明白事態嚴重,連忙向同行各家錢莊告貸,請求援手支撐局麵。但他平常少年得誌,飛揚跋扈慣了,人緣極差,大家隻是袖手旁觀看熱鬧,並無行動。
元昌盛門前鬧哄哄一片,不能兌現的顧客罵聲不絕,義憤填膺。盧俊輝叫夥計關了店門,縮頭烏龜一般不敢露麵,眼看事情將要鬧大,官府已派人來錢莊彈壓,聲言錢莊老板若不拿出銀子平息民憤,將按律治罪,抄家拍賣。那將意味著錢莊老板被流放,妻兒被拍賣為奴,最終落個家破人亡的殘局。
盧俊輝思前想後,唯有把店麵抵押給他人,錢莊易主,才可免禍。但同行錢莊總經理誰也不願多事,隻隔岸觀火,做壁上觀。這時候,胡雪岩翩然而至,他同盧俊輝談妥,以接收元昌盛銀票為條件,接管錢莊鋪麵,並當場向顧客宣布:凡元昌盛銀票,均可到阜康分號兌現,絕不拖欠分毫。持銀票的顧客大多係胡雪岩有意安排而來,聽他如此說,一哄而散。一場風波,頓時雲開霧散。
接著便清盤,元昌盛房屋家具,小到一根鐵釘,俱一一作價。算到後來,盧俊輝隻剩一身便服,狼狽滾出莊門。一場富貴夢,終究成黃粱夢。
胡雪岩則名正言順,將阜康分號搬進元昌盛舊址。
胡雪岩的出手似“心狠手辣”,但這是建立在盧俊輝打破同業默契,蓄意打擊自己的基礎上的。而胡雪岩在商戰中收買對方的雇員來了解情報,抓住對手弱點做文章,也給了我們啟示。
打敗競爭對手自己的日子才會好過,這是一個頂淺顯的生意經,這樣的生意經,一般的商人都會念。但是能死抓住對方的弱點取得競爭優勢,就遠非一般商人所能做到的了。要想打敗競爭對手,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首先,要了解對方的弱點,這就要求有人能提供商業情報,將對手的各種資料源源不斷地送到自己手中。
其次,如何出手。這就要考慮是徹底打敗對方還是局部生意的爭奪,必須周密布署,然後才能一擊必中。否則,對方有心提防,對自身弱點加以防範,效果就不明顯了。
最後,還要注意整個大環境的影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商戰中,若是憑借信息靈通,抓住對手弱點,肆意攻擊,不加收斂,則有可能引起眾怒,造成自己在商場上的孤立,那樣的結果隻能是得不償失。
在成功的關鍵因素和選定的戰略生長點上,以超過主要競爭對手的強度配置資源,要麼不做,要做,就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重點突破。
改變思路,取得競爭勝利
艾倫?萊恩出生於英國,他17歲進入伯父開辦的鮑得利?希德出版社工作。伯父去世後,萊恩繼承了伯父的事業。1935年,他出任該出版社董事。
這時,出版社已是舉步維艱。為了使伯父創辦的這項事業不致在自己的手中夭折,萊恩苦苦思索著,他知道:隻有另辟蹊徑,才能“柳暗花明”。
說來也巧,有一天,萊思在一個候車室的書攤旁無目的地閑逛,他突然發現,書攤上除了高價新版書、再版小說和庸俗讀物外,幾乎沒有可看的書。
這一偶然的發現觸發了萊恩的靈感,一個大膽的設想猛然浮現在腦海:“出版價格低廉的平裝書,肯定能賺大錢!”
原來,當時英國的新版書都是精裝本,價格很貴,普通民眾根本買不起,萊恩堅信,價格低廉的平裝書肯定會受他們的歡迎。於是,他立即製定了出版廉價係列叢書的計劃。
萊恩的舉措在英國出版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同行們議論紛紛,都說他這不僅是自我毀滅,而且也將會使整個書業界受到嚴重的影響,就連萊恩的兩個弟弟也對他的計劃表示懷疑。但萊思認定這是他的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生路,他最終說服弟弟,使這項擔風險的計劃得以實行。
萊恩決定出版的第一套係列叢書包括10本,全部采用平裝,並縮小規格。與精裝書相比,不但節省了封麵製作的成本,而且由於縮小規格而節省了紙張。再加上萊恩決定以購買再版圖書重印權的方式出版這10本書(許多出版商都願意以較低的價格將自己的圖書再版權出售給萊思,因為他們認為萊恩這無疑是把錢往水裏拋,大大降低了成本費。萊恩把每本書的價錢壓到6便士。這樣,人們隻要節省6根香煙,就可以購買一本書。
為了吸引讀者,萊恩為這套書設計了一個惹人喜愛的標誌物,每本書的封麵上都繪有一隻翹首站立的小企鵝,它黑白相間,站立於橢圓形的圈內,栩栩如生。萊恩為這套書起名為《企鵝叢書》。萊恩還用顏色表示圖書的類別:紫色為劇本,橘紅色為小說,淺藍色為傳記,綠色為偵探類,灰色為時事政治讀物,黃色為其他類別。經過這一係列改革嚐試,萊恩推出的這套書,不僅裝訂簡單、字跡工整,而且色彩鮮豔明快,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