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大的成就,除去那些靠自己的努力奮鬥的因素之外,還要懂得借助別人的力量,這樣才能在很短的時問內較快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中國人十分重視家庭倫理,編織裙帶關係自古以來就是結交心腹的常用手段。郭子興自然也會想到用這個辦法,他的兩個夫人都姓張,第二夫人被稱為小張夫人,在小張夫人的身邊收養著一個義女,她原是郭子興的好友馬公的小女兒。
馬公原是宿州閔子鄉新豐裏的富戶,因仗義疏財,廣交賓客,破了家。妻子生下小女兒後,沒有多長時間就去世了。他因躲避仇家,帶著女兒來到定遠投奔郭子興,兩人結成生死之交。郭子興起兵時,馬公回宿州策劃起兵響應,不料沒多久就死了。馬公死後,郭子興就將馬公的女兒交給小張夫人撫養,把她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看待。
這時候,朱元璋來投,郭子興將他收為心腹,並把自己的義女嫁給了他。
馬氏聰明賢惠,端莊溫柔,善解人意,且“知書精女紅”,對朱元璋來說,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好不美哉!一個窮小子竟然能娶元帥的女兒為妻,連他自己都覺得像是一場夢。從此,他有了靠山,前程似錦,眾兄弟自然對他另眼相看,以後軍中的士兵也都以“朱公子”相稱了。
宗族親情在中國人的眼裏一直都是比較被看重的,以至在今天仍然盛行“走後門”。這種“後門”其實就是一種看不見的裙帶關係網,類似於我們所說的“梯”。
利用後門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當然是不足取的,但如果你想充分發揮你的才智,有所成就,在某些時候借助“梯子”還是必要的。
特別是一些沒有社會經驗剛從學校走出來的學生們,要想在社會上謀得一份理想的職業,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認可,這樣的計策是非用不可的。對於準備求職就業的那些人來說,這裏的“梯”指的就是他人之力,朋友、親戚、名人與同學等的地位、名望、財富以及權力等;而“高”就是指求職就業的那些人將要獲得的一些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
古往今來,借助名人的力量成功的事例簡直數不勝數。就拿漢高祖劉邦立太子的故事來說吧:
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但並非一母所生,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展開了子與子、母與母之間的明爭暗鬥。
劉邦有立戚夫人之子如意為太子之想法,可是皇後卻不同意,皇後想立自己的兒子盈為太子。後來皇後就前去找張良幫忙。張良就獻上一計:“皇上一直以來想聘請四個在野的賢人出山,但他們自始至終都不肯答應,如果將他們都迎為賓客,經常請這四人赴宴,這樣下去的話,肯定是會被皇上發現的,並且還有可能被問明其原因。”
最後果然不出張良的意料,高祖以為盈為人恭敬仁慈而孝順,天下名士慕名而來,最後終於立盈為太子。然而盈的成功完全是仗著這四位賢人的盛名,借助他們的名望得到皇帝的寶座,這當然也歸功於他的母親和張良的妙計,唯一不知情的就是劉邦。
從這則小故事可以看得出,不管是引薦者的名望大小以及他們的地位高低,隻要是對你成功有所幫助,那麼這個人就是助你登高的長梯。他的威望和影響力對你也有很大的好處。一般人除對權威和名望有一種很強的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對於那些熟識的人同樣也存在一種可靠、值得依賴的感覺,因此被推薦者的能力和人格通常都是從推薦者身上來估量的。
《紅樓夢》中薛寶釵做的《柳絮詞》中有這樣一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他人有時是助你走向成功或接近成功的橋梁與向上爬的階梯。特別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這些人的力量更有助於你尋找到走向成功的捷徑。
拉別人的大旗,做自己的虎皮
拉大旗做虎皮,蒙住自己嚇唬別人。自己的力量並沒有增加,但給人的形象不同,因而就有了牛眼出大人的效應。
說起這樣的例子,三國的曹操不失為一個典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伐,很是威風。開口“吾今奉詔討汝”,閉口“孤近承帝命,奉詔伐罪”,於軍閥混戰中大大占了道義上的便宜。
無論具體動機是什麼,拉大旗拉的就是聲望和麵子。秦末農民起義,項梁不惜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立為楚王,便是想借楚懷王的影響力爭取民心,順利達成所願。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說,這是一種心理現象,國外叫做“光環效應”,是指由於外在力量的影響,使某事物增光添色,就好像聖像頭上的光環,使聖像顯得更為高大更有影響力。
利用這一效應就可以借助權威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比如我國古代“伯樂一顧,身價十倍”,實際上就是利用權威的力量,而在馬身上加上了“神聖的光環”,從而抬高了馬的價格。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人的身上,也能提高人的形象,增加人的光輝。
在現時的今天,“借光”這種手段已被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外交等領域廣泛運用,而且大有日趨擴展之勢。對於人際交往,它不失為一種提高自身形象,擴大自己影響的策略和技巧。
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遇到這樣的煩惱,在遇到某件難辦的事時,要關係沒關係,要錢沒錢,若此時求人辦事就像狗咬刺蝟一樣,不知從何處下口。但如果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多留一個心眼,多一份心思,去留心人與人,特別是那些有頭有臉、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之間的牽扯關係,在很多時候也許會派上大用場。
例如,有一個推銷百葉窗簾的推銷員,他得到一條消息說某公司要安裝百葉窗簾,且其經理和某司長又是老相識,於是他便打聽到這位經理的所住之處,然後提著一袋水果前去拜訪,在彼此介紹之後,推銷員這樣說道:“這次能找到您的門,實在是多虧了王司長的介紹,他還請我替他向您問好呢……”
“說實在的,第一次與您見麵就十分高興……聽王司長說,你們公司現在還沒有裝百葉窗……”
到了第二天,很自然的百葉窗簾一事就成交了。這位推銷員的高明之處就是他有意地撇開自己,借“王司長介紹”的口中話,來傳我心腹事,這種很巧妙地借他人之力的迂回攻擊法,可令對方很快接受你的請求。
社會本來就紛繁複雜,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誰又能輕易分得清楚呢?而這就為那些懂得留心的人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一天,小趙來到他的一位朋友的朋友家中,並且還帶來了朋友的一封介紹信。他們彼此一番寒暄客套之後,就聽小趙講開了:“此次真是幸會,因為我的上司張科長極為敬佩您的才華,叮囑我若拜訪閣下時,務必請您在這本書上簽下名……”邊說邊從公文包裏取出這位朋友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於是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便信任起小趙來。在這裏,其實,張科長的仰慕和簽名的要求隻不過是一個借口,小趙的目的是想對這位朋友進行恭維,使他高興。而小趙使用這種巧妙的方法有意撇開自己,用“我的上司是您的忠實讀者”這種借他人之力的迂回方式,就比“我崇拜您”來的巧妙、有效,又不顯得過於刻意,更容易使人接受。尤為高超的是,他已將朋友的書提前準備好了。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由不得人不照他的話去做。像這種求人的高明手段,確實是讓人難以招架,但也不失為一個求人辦事的好方法。
兩個“素不相識”的人,讓你求他辦事原因是你與他是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顯然是十分牽強的,但是,一般人是不會不給朋友麵子,不至於讓你吃閉門羹,但要想心想事成也絕非這種不鹹不淡的關係可以做主的。
在求人的時候如果通過第三者的關係來傳達自己的心事與願望,需要掌握相關技巧,有時人們會不自覺地發揮這一技巧。比如說:“我聽同事老張說,你是個特別熱心的人,求你辦事準錯不了。”等等。但是要當心,說這種話的時候也不能太離譜了,不然的話有可能會鬧出笑話。有必要的時候最好是事先做一些調查和研究。
借他人之力快速提升自己
古人雲:“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裏所說的“假”,就是借。“君子”之所以異於常人,就在於善於借用萬物之力。
“發明大王”愛迪生在輝煌的一生中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沒有他,世界的夜晚將黯淡無光;沒有他,人們將留不住優美的旋律……愛迪生除了在電燈、留聲機、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麵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創新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僅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是什麼促使他擁有一件又一件轟動世界的發明呢?
美國新澤西州盧特傑斯大學愛迪生研究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愛迪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借腦”意識。愛迪生向各種各樣的人征集好的主意、點子和想法,甚至不惜出高價購買別人的一個主意。正因為愛迪生巧妙地借用了很多人的頭腦,才取得了那麼巨大的成就!他坦言:“要想成功就必須借用別人的頭腦。”
在現實的社會中,縱使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如果沒有人認識你和支持你,往往也很難成功。古今中外,創大業、成大事者,都是善“借”的高手。
中國古代著名謀略家薑尚可謂能力非凡了,就是這樣一位有大能耐的人,也照樣需要借助文王之力,從而成就了他幾千年的英名。
當時,西伯昌立誌振興周國,除掉紂王,求賢若渴,正是用人之時。薑尚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便在渭水之濱垂鉤釣魚。這個地方風景秀麗,人跡罕至,是個隱居的好地方。薑子牙並非要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靜觀世變,待機而行。
一天,薑尚聽說西伯昌要來附近行圍打獵,便假裝在茲泉垂釣。薑子牙故意把魚鉤提離水麵三尺以上,鉤上也不放魚餌,引起西伯昌的好奇。西伯昌問:“先生這般釣法,能使魚上鉤嗎?”
薑子牙見西伯昌對人態度謙和,果然是個非凡人物,進一步試探道:“休道鉤離奇,自有負命者。世人皆知紂王無道,可是西伯長子就甘願上鉤。紂王自以為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卻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昌。”
西伯昌聞言,大吃一驚,心想: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西伯昌的心跡看得這麼透徹?定然不是凡人!連忙躬身施禮,說道:“願聞賢士大名?”
薑子牙客套了一番,隨即同西伯昌一起乘車回宮,一路上縱論天下大勢,口若懸河。西伯昌如魚得水相見恨晚,回宮之後,立即拜薑尚為太師,倚為心腹。從此以後,薑子牙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薑尚攀上了西伯昌這椽大樹,做了周國的太師,倘若他抱定忠臣不事二主的觀念,恐怕到老到死也不過是一名無名小卒。
1927年8月,國民黨內派係錯綜複雜,矛盾千變萬化,蔣介石處於矛盾的漩渦中,被逼第一次下野。為了以退為進,東山再起,蔣介石把蔣宋聯姻視為重要資本。蔣心裏清楚,借著同宋家聯姻,除可獲得孫中山的神秘權威外,更重要的是獲取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支持,並借此建立一個親西方的政府,掃除親日的段祺瑞政府,防止一個親蘇的左傾政權。蔣宋聯姻,蔣一舉多得。宋家三小姐到底有什麼樣的背景,何以使蔣如此垂青呢?
宋美齡出生於1897年,她的父親宋耀如原來是美國教會派駐中國的牧師,後因投資於印刷業而致富。
宋美齡回國不久就加入了基督教女青年會,協助該會從事社會工作,同時她又是全國電影檢查委員會成員,上海市議會還打破先例邀請她加入童工問題委員會。在此之前,還未有一個中國人得到過這個職務,這是宋美齡真正接觸社會的開始。宋美齡的社交活動相當頻繁,回國不久,即成為社交界的名流,宋家顯赫的門第,亦為她的風采增色不少。何況宋美齡是中國人民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小姨子,金融巨頭孔祥熙的小姨子,國民政府商務部長宋子文的妹妹。出身名門,又有這麼特殊的身份,再加上留美十年和一口流利動聽的英語,宋美齡成了上海灘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十分引人注目。
作為在中國生長,沒有深厚背景的中國軍人,蔣介石需要獲得國際上的承認和支持。善於鑽營的蔣介石獨具慧眼,看上了宋家三小姐,他認為隻要抓住宋美齡,不僅打通了同西方聯係的通道,並且宋美齡在國內的威力也不容忽視,可以爭取到宋子文、孔祥熙。宋子文是江浙財團的代表,孔祥熙更是重要的財閥之一,孔宋的財力在國外都有影響,爭取到了這兩人,就等於爭取到了錢,也爭取到了同西方打交道的財力支援。蔣介石心裏明白,國民黨的革命工作,沒有錢是辦不了事的,誰掌握了錢,誰就有力量。蔣介石有槍,但他沒有錢;宋氏有錢,需要有槍的人來保護,所以,蔣宋結合,是權勢與財勢的結合。尤其對在中國政壇上還沒有站穩腳跟的蔣介石來說,這種婚姻的意義就更加非比尋常。
與赫赫有名的宋氏家族聯姻,實現了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蔣介石興奮異常。通過婚姻,他贏得了金錢、美女、社會地位,獲得了所需要的一切。宋家果然給蔣介石帶來了好運,1928年2月2日,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上,蔣介石被推舉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3月7日,國民黨中央又推薦蔣介石為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從此,蔣介石獨攬了黨政軍大權,登上了權力頂峰。宋美齡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夫人”,也實現了她的願望。
可見所謂“貴人”是相對而言的。在蔣介石擁有了很多的時候,他就成了宋家的貴人。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人皆有出頭向上的本能。成就大業者更應該巧妙地“良禽擇木而棲”。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你有才華有抱負,不要羞於借助他人之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會擁有更高的高度。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貴人幫你麻雀變鳳凰
生意場上有那麼一種人,他們自身的本領也許並不怎麼高超,技術也許還很爛,但是他們卻成為了少數富人中的一員,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