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際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適當地隱藏自己,聽人家談話而自己卻不動聲色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有時候甚至需要保持一味的冷淡,不作任何反應。這樣不僅可以使對手忽視自己的實力,從而不動聲色地爭取到更多時間為自己的成功做準備,有時甚至可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菲爾德公司總經理辛普森早年曾是該公司的秘書。有一次,他作為菲爾德公司的代表會見來自各地的商人。會議上他一聲不吭,隻是悶著頭抽煙。他的行為後來被報告給了菲爾德先生。菲爾德說:“聽說在那裏你抽的煙比任何人都多。”辛普森答道:“是呀,但我之所以抽煙,是為了避免開口。”
紐約一位成功的律師也曾采用過辛普森的方法:“我在談判時總是一直抽煙,以便能很好地隱藏自己的感情。”在類似的事情上,我們也得長個心眼。在有些場合,我們不僅要盡量少說話,還要盡量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東漢末年,曹操欺君罔上,劉備、董承決心“共聚大義,以圖國賊”,於是,劉備就開始韜光養晦,在後園種菜,並親自澆園灌地。
到了青梅熟了的時節,一天,曹操邀請劉備一起煮酒暢飲,酒興正酣時,忽然陰雲彌漫,驟雨將至。曹操的興致極高,借著酒興劈頭就問:“天下當世誰是英雄?”劉備分別舉出了袁術、袁紹、劉表、孫策等人,曹操不以為然,予以一一否定。劉備說:“我實在不知道還有誰能稱得上是英雄。”曹操也不再問,他說出自己評論英雄的標準:“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並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即劉備)及操(曹操)耳!”劉備聞言大吃一驚,以為自己的韜光養晦之計已被識破,手中所執匙著,不覺落於地上。此時,正好雷聲大作,天雨將至,劉備趁機俯首拾著,假裝從容地掩飾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連聖人遇到迅雷烈風都變色,何況我劉備呢?”此後,曹操就不懷疑劉備了。
劉備的失態實為心虛所致,他害怕自己的韜晦之計被曹操識破,然而劉備臨危不驚的才能使他能從容應變、巧妙掩飾,從而消除了曹操對他的懷疑。對此,有詩讚美他:“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備如神。”
樹大招風,功高蓋主,在封建社會裏,功臣曆來為當權者所忌。事實上,不可能人人都有唐朝的魏征那麼幸運,得遇聖明的君主,忠直的人更多的是遇到昏聵的王侯。所以,我們在直言時要看對誰,可以直言的當然要去盡自己的職責,在不值得進忠言的時候,如不能審時度勢、韜光養晦,無疑是太過迂腐、愚忠了。
漢朝的時候,呂後用蕭何的計策殺了韓信,漢高祖劉邦得知消息時,韓信已死。於是漢高祖拜蕭何為相國,賜封五千戶,
大家都來向蕭何祝賀,隻有陳平前來吊唁。陳平對蕭何說:“您的災禍從此就開始了,皇上在外麵作戰,而您隻是在關內守衛。您沒有冒矢石之難,卻得到了加封,這可不是寵您啊!淮陰侯韓信謀反被殺,皇上必定存有懷疑您的心,希望您能辭讓所封之物不受,把您的家財全部支援給軍隊。”蕭何聽從了陳平的意見,劉邦果然大喜。
做大事的人,如果過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就會招致別人嫉妒,導致失敗,無法達到事業的成功,甚至還會殃及身家性命。所以,有才華要含而不露,對他人也不可過於耿直地指責和批評。過分直露自己的見解也會招致他人的妒恨。
古人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才華出眾、鋒芒畢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敵視,職場如此,官場如此,生意場更應如此。因此,越是胸懷遠大的人,在逆境中就越要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拐彎抹角、閃爍其詞,如此才能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巧妙地虛張聲勢
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這種心理戰術的目的就是不讓別人看穿自己,爭取對於自己最有利的時機,隻要謹守不存害人之心,這也是一種競爭技巧、心理戰術。
法國軟件業巨子、波朗公司的創始人卡恩是白手起家的。當初卡恩沒錢登廣告,於是就巧妙地利用造勢手法,讓一家雜誌社同意以賒賬的方式幫他登廣告。
當這家雜誌社的業務人員進入卡恩辦公室時,隻見許多人忙進忙出,而卡恩本人不斷地在接聽國內外的電話。卡恩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大張行銷策略圖表,上麵記載著各種廣告行銷媒體和波朗公司的廣告行銷策略。
第一次見麵約談的業務人員,原本執意要以現金交易,最後在觀察了波朗公司營運狀況之後,同意了以賒帳的方式代為刊登廣告。波朗公司從此飛黃騰達,逐漸成為世界一流的微電腦軟件公司。
其實,這個廣告代理商第一次看到的忙進忙出的職員,都是卡恩臨時請來的朋友客串的。不斷接聽國內外的電話,牆上掛的圖表也全是假的。
南北朝時期,有一名宋軍大將,名叫檀道濟,奉命攻打魏,連戰皆捷。沒想到當攻打到曆城時,發現了糧草幾乎告罄,而又後援不繼。在無計可施之下,檀道濟隻好退兵,一時之間軍心大亂。退兵的行動讓敵軍起了疑心,自然會想到是否對方斷糧了,檀道濟十分擔心敵軍會趁機追擊他們。
在這種緊急危難的情況下,檀道濟苦思如何才能全身而退。當天晚上敵軍的探子回報,宋軍連夜以鬥量米,大聲報數,似乎糧食充足。天亮以後探子又報,宋營旁邊堆放著大批米糧,可見米糧充足是真的。
當宋軍退兵時,敵軍不敢追趕,隻是遠遠地看著精神飽滿的宋軍緩緩地移動,檀道濟本人則悠閑從容地坐在車內,慢慢地行進在隊伍的最前麵。這個情況使得魏軍更不敢妄動,於是宋軍得以順利退兵。
檀道濟是運用讓人莫測高深的以虛為實、以實為虛的技巧,來引導敵軍進入錯誤的思維方式。他要士兵夜間以鬥量沙,大聲報數,趁著夜色昏黑,讓敵軍的探子以為一堆堆沙子是糧米,白天時將僅剩的糧米全都鋪在沙子上麵,更讓對方深信不疑。
退兵時,他讓全體士兵打起精神,而自己行進在隊伍的最前麵,談笑自若,敵軍看見自然以為有詐,不敢追擊。其實,宋軍饑腸咕咕,隻是勉強支持而已。這就是所謂的“虛張聲勢”,而這一招往往會出奇製勝。
而在洛克菲勒成為石油大王的過程中,虛張聲勢這一策略曾經也起了不少作用。
35歲那年,洛克菲勒在克利夫蘭創辦的美孚石油公司還隻是許多石油公司中的一家而已。憑借著自己微薄的財力,這位傳奇性人物想方設法收購了同行的許多家工廠,使自己的實力急劇膨脹。但由於他當時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錢,價格談妥後,錢貨兩清的時刻往往是生死攸關的關鍵。可他處理這類事情的方法卻是再簡單不過的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當時我們不得不用我們的支票簿向人虛張聲勢。”
“現在想起來的確有些好笑,但在當時卻是慎之又慎的。我隨手抽出自己的支票簿,裝出傲慢的神氣和語調,好像把這件事全不放在心上似的說:‘你們是願意直接拿支票還是要美孚的股票?’結果他們大多選擇了股票,其實這正中我們下懷。”
福布斯曾這樣問過洛克菲勒:“假如當時人家不要股票而要現款,那你該怎樣辦呢?你當時不是資金短缺了嗎?”
“我們總能想辦法敷衍過去的。這時,我們已經有辦法讓銀行放款給我們了。”
就這樣,洛克菲勒主動向別人提議開空頭支票。由於他提出這一方案時顯示出了財大氣粗的高傲神情,結果就穩操勝券,根本不必開支票了。
隻要領袖稍微露出擔憂的神色,人們就會被深深地感染。反之,他們的自信也能輕易地感染其他人。當然,領袖也有猶疑的時候,但真正的領袖是不會把自己的猶疑表現出來的。特別在危險之時,他更要表現得泰然自若。這種十分自信的姿態不僅能使他人受到鼓舞,也能漸漸消除自己的疑慮,從而堅定自己的信心。
越是在危難之時,領袖越是能掩飾自己的恐懼,他們就像優秀的演員一樣,笑對自己麵臨的危難。在一切成功人士的生涯中,如亞曆山大、拿破侖、卡內基、希爾等,都能見到這種情況。而且,無論是著名銀行家和實業家,還是最普通的年輕的主任,隻要他是真正的領袖,他都會用到這種方法。
含而不露,假戲真做
所謂假戲真做,是指隱藏起自己的真實感情,真切地表現出自己的虛情假意,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天,林肯總統身體不適,不想接見前來白宮嘮嘮叨叨要求一官半職的人。
但一個令人討厭的家夥賴在林肯身旁,準備坐下來長談。林肯非常厭煩,但出於禮貌不能直接把他趕走。
這時,正好總統的醫生走進房裏。林肯急忙向他伸出雙手,問道:“醫生,我手上的斑點到底是些什麼東西?”
“那是假天花,就是輕度的天花。”醫生說。
“我全身都有。”林肯說,“我看它是會傳染的,對嗎?”
那位來客聽到這番話,馬上站起來,大聲喊道:“好吧,我現在不便多留了,林肯先生,我沒有什麼事,隻是來探望你的。”
“呀,不必這麼急急忙忙嘛,先生。”林肯輕快地說。
“謝謝,我下次再來看你。”說罷,他頭也不回地朝門外走去了。
林肯的假戲真做,還有賴於醫生的配合協助。他的“假天花”,嚇走了不速之客,足以看出他的聰明才智。
少年時的諸葛亮為了完成師傅的考題,也演過一出假戲真做的小品,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諸葛亮少年時和徐庶、龐統等同拜司馬徽為師。3年師滿,先生說:“從現在到午時三刻,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算出師了。”
弟子們急得抓耳撓腮,有的呼叫:“莊外失火!”有的謊報:“家中來人,母病危,要速回。”龐統說:“如果讓我站在莊外,我一定能想出辦法,請先生允許我到莊外走走。”這些都沒有得到先生的同意。
午時三刻就要到了,諸葛亮一臉怒氣,摔摔打打地直奔堂上,指著先生的鼻子怒叫道:“你這先生太刁鑽,盡出歪題坑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3年學費!快還我3年學費。
一席話把先生氣得渾身顫抖,喝道:“快把這小畜生趕走。”諸葛亮卻賴著不走,徐庶、龐統好不容易才把他拉了出去。可一出莊,諸葛亮就大笑起來,撿起一根柴棒跑回莊,跪在先生麵前說:“方才為了考試,不得已衝撞恩師,弟子願受罰!”說著送上柴棒。先生這才轉怒為喜,拉起他說:“你可以出師了。”
為了完成考題,諸葛亮活靈活現地表演了對先生的憤恨情緒,激怒司馬徽,將他驅逐出莊。這場假戲真做真是絕妙,顯示了諸葛亮超人的智慧。
1907年經濟蕭條,令人十分恐慌,威斯汀?豪斯因此要將電氣公司申請破產。可是,勒普說,第二天到公司參觀的人看到工人們都在像以往一樣地忙碌著。威斯汀談笑自如地接待他的代理人。他的下屬和股東都見到了他那坦然的神態與動作。於是,局勢開始有所扭轉,他開始發行新股。結果,他的5000名雇員居然認購了60萬元!就這樣,他憑借著自己出色的“演技”挽救了公司。公司不僅沒有在經濟大蕭條中破產,反而奇跡般地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在交際過程中,有時候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必須要演一場假戲,盡管戲是假的,但“演員”的演技一定要好。就像威斯汀?豪斯的若無其事、坦然自若一樣。
越南戰爭初期,一隊美國士兵在田間與敵人激戰。這時,戰場上突然出現了6個和尚,他們排成一列走過來,毫不理會猛烈的炮火,鎮定一步步從兩軍交戰地走過去。
當時的指揮官大衛?布西方回憶起那段往事的時候說:“這群和尚目不斜視地筆直走過去,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人向他們射擊。他們走過去以後,我突然覺得戰鬥毫無意義,至少那一天是如此。其他人也一定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大家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我們就這樣停戰一天。”
其實,那群和尚真的不害怕嗎?當然不是,但與其在亂槍中等死,還不如冒險試一下,所以他們每一步都走得堅定、從容、鎮靜,甚至讓殺紅了眼的士兵們似乎都感到了佛法的崇高。士兵們停火了,和尚們因此得以生存。可見,“假戲”必須“真做”,因為有時會事關生死。
因此,戲不但要演得像,還要演得真,這樣才能不讓對方看透你的真正目的,誘使對方上當,取得良好的效果。
糊塗一時聰明一世
大智若愚,精明處世
大凡立身處世,是最需要聰明和智慧的,但聰明與智慧有時候卻要依賴糊塗才得以體現。鄭板橋說:“聰明有大小之分,糊塗有真假之分,所謂小聰明大糊塗是真糊塗假智慧;而大聰明小糊塗乃假糊塗真智慧。所謂做人難得糊塗,正是大智慧隱藏於難得的糊塗之中。”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大智若愚”才是聰明的最高境界。大智若愚,表麵上糊塗的人,雖不計一時的得失卻能聰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
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
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賞賜我酒飯之際,我也鬥膽請求賜給我田園,作為子孫後代的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