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朋友之間的相處,是心靈之間不同形式的交流和碰撞,這種心靈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是最需要智慧和技巧的。不論是什麼樣的智慧和技巧,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朋友之間要始終保持聯係。沒有了聯係,深厚的友誼可能變得越來越淡;沒有了聯係,兩顆心靈之間可能會彼此疏遠;沒有了聯係,曾經無話不談的朋友可能變得形同陌路。因此,保持聯係能夠使友誼常青,能夠使你的人脈無限廣闊。
劉備在讀私塾時,就由於人講義氣、又聰明,因此才成了同窗中的老大。在幾年中,他經常幫助其他同窗,與他們的關係處得都非常的好。後來大家都長大了,也都知道自己各有各的道路要走,劉備也與昔日的好同窗、好玩伴各奔東西了。
雖然說大家彼此都分開了,但是劉備卻很注重經常與同窗保持聯係。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劉備讀書時最要好的同窗。石全在讀完書後,由於老母親健在,於是,便回家繼續供奉老母親,以盡兒子的孝道,石全為了維持母親和他的生計,不得不打柴和賣字畫。而劉備不嫌昔日同窗的清貧,經常邀請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討當時天下形勢。像這樣融洽的聚會一直保持了若幹年。這也致使劉備與石全的關係不斷地加強,情同手足。
後來,劉備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宏偉目標,就帶領一支隊伍參加了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初時,劉備的軍事實力相當的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戰中,寡不敵眾,劉備所帶的軍隊被全部殲滅,他自己也受了重傷,後來被石全救助並把他藏了起來,才躲過敵人的追殺,由此逃過了一劫。
可見,同學關係有時在緊要的關頭能幫上大忙,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你,為你排憂解難。但是,一定要記住一點:這中間的益處是來自於你平時自己的努力,如果你在與同學分開之後並沒有經常性的相聚,那麼好的關係又從何談起,從中受益則更是一紙空文而已。所以,隻要你抱有誠心,抱有真情,用你的真誠來維持分開之後的同學關係,你的人際關係麵會更加的廣泛,路也會越走越寬。
有些人認為建立關係就是四處搜集名片,然後分別打電話向對方求一份工作。事實上,建立人際關係並不等同於求職,求職僅僅是其中一個目的而已。關係的建立是個持續的過程,或許他們無法立即介紹工作給你,但是隻要保持聯絡就會有機會。
第一次接觸以後要記得利用電話或是電子郵件表達你的感謝,也可以寫一張感謝卡給對方。感謝的同時要讓對方了解你會持續保持聯絡。後續聯係的目的主要是讓對方了解你的最新狀況並獲得最新的信息。如果你真的重視建立關係,你就會隨時隨地找尋機會,而不是在特定時候或是緊急的時候才想到。重要的是建立長久的互惠關係,而不應是為了特定的目的。
李明是某財經學校的主編,已經工作很多年了,自然擁有了自己的財經記者圈,而且他在圈裏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李明是一個主意多的熱心人。於是,他就經常被電視台等相關欄目,請去做節目策劃。時間長了,在節目策劃圈也有了一定的名氣,成了電視策劃圈的成員。
但是,李明認為僅僅有這兩個關係網顯然是不夠的,作為一名主編,還要有一個領域對工作有一定幫助,那就是出版社了。李明和出版界並不是很熟悉,他便分析了自己的優勢:熟悉財經領域,能出相關選題;擁有媒體資源,能為圖書做市場推廣。
於是,李明通過朋友介紹、采訪,主動結識了出版界知名人士,並利用自己的優勢與他們合作:參與策劃圖書選題,通過各種途徑為圖書做推廣,還時常寫個書評、推薦短文等等。除了業務上的聯係,李明每逢節假日都會邀請幾位一起坐坐,或者登門拜訪,或者電話聯係,或者通過電子郵件進行交流。漸漸地。李明與朋友們的關係越來越好,找他合作的出版社越來越多,李明認識的出版圈朋友顯然也是越來越多。而現在,書商有經管類的書要出版,少不了找李明出點子。
人際交往中,要想保持良好的朋友關係,一定要多保持聯係,中國有句古語:“親戚在於走動,朋友在於溝通。”很好地說明了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秘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多加聯係就是讓朋友更多地了解你的生活頭部,從而拉近朋友之間的心理距離,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因此,在朋友交往中,要想獲得知心朋友,就要更多地跟朋友保持聯係,友情會在不斷溝通和交流中愈發熾烈。
人脈需要常維護
建立好人脈網僅僅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你還要細致地維護你的人脈,才不會使你的人脈流失。因為你的人脈可能對你的一生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人脈要花一生的時間去經營與維護。
有些人隻重視拓展人脈關係,可是在維護上卻十大意,往往輕易地將好不容易積累的寶貴資源又丟失掉,這是十分令人可惜的。在人脈的維護上,我們應該蜘蛛學習。蜘蛛總是精心地彌補自己的網,因為這是它捕捉飛蟲的工具。我們如果把人脈提到關係我們能否生存下去的高度,自然就會用心維護了。
因此,我們平時要把人脈關係的維護當成一種習慣,做到自然相處,和諧互利,這樣才能使人脈正常化、深入化發展,這樣在你有困難的時候你的人脈關係中某個關鍵朋友就會站出來給予你莫大的幫助,而如果你平時對你的人脈愛理不理,任其流失,那麼當你的事業陷入一種危機的時候,你的人脈網中的任何人也不會過來關注你,可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便是“待人如己”的意義所在,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例如你的一位十多年前的小學同學,你們一直住在同一座城市,彼此都知道對方的聯係方式,但是在逢年過節或者你遭遇不順時,他從來沒有問候過你。突然有一天,他主動打電話過來要你幫他一個忙,你會怎麼想呢?多少會有點不太樂意。反過來,如果他與你經常保持聯絡,在你的節日或生日時更是情深意切地問候過你,在你患難的時候關心過你,這時他打電話過來尋找你的幫忙,你心裏肯定就樂意得多了,甚至願意主動去幫助他。
“平時不燒香,臨陣抱佛腳”,這是人脈經營的大忌,所有人都對此深惡痛絕。所以在平時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真誠地去關心朋友的感受,主動去聯絡朋友、去關心別人,並讓朋友真正體會到自己的關心。
“沒事常聊聊”便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當你將此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很自然的行為,那麼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人脈已經成為你最忠誠的對象。
不管你的公司是大是小,你都是一個老板,所以,“沒事常聊聊”所包含的對象就更擴展了一層,沒事的時候跟自己私下的朋友常聊聊,更要與政府、供應商、經銷商等利益相關群體中的重要部門或人員聊聊,增進彼此的感情。這些很細小的行為,對企業或自己事業的成功都非常有用。特別是當在這種公共關係交往中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後,對企業與政府的溝通、企業問題的解決以及個人事業的成功都是大有幫助的。
朋友之間的友情,也如同銀行業務中的零存整取,平時顆粒歸倉,若幹年後就擁有了一座自己都難以相信的金庫,花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朋友間的關係同樣需要維護和經營,平時“老死不相往來”,相當於不存錢;有事才想到要朋友幫忙,相當於要從有限的戶頭上取錢;隻取不存,存折遲早會空的,坐吃山空,再大的金山也有吃完的一天。以這種方式對待朋友,對待自己的人脈,你跟朋友間的感情遲早會枯竭至盡,再次成為陌路之客。這是我們最不願見到的情況。所以就要跟你的朋友經常保持聯係,不斷地為你的人脈關係添加潤滑劑,使你的人脈關係更光亮,你的人脈才能保持時常鮮活,勃勃生機。
如何跟朋友保持聯絡呢?這個問題其實再簡單不過,以下這些方法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1)順路探訪
你可能出差到外地,或下班後路過某個朋友家,那麼順路探訪一下這個朋友,哪怕五分鍾、十分鍾,或者留下吃頓飯,時間雖短,可是好處無限。
(2)關心朋友的子女
你可能常聽到朋友驕傲地講述著自己的子女平時做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臉上布滿了驕傲的神氣,你經常關心他的子女,最能夠讓你的朋友感動於你的行為,他的子女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對象,你把他認為重要的重視了起來,他同樣會對你或你認為重要的對象重視起來。
(3)沒事常聚聚
周末了可以一塊喝喝茶,偶爾小酌,不失為一番樂趣,既陶冶了情趣又使朋友間的友情得到了升華,另外通過朋友你還可以認識他的朋友,也許正是你的朋友的朋友,關鍵時刻就能挽救你於危難之中,所以經常邀一些朋友湊個小桌聚聚,一杯茶,一壺酒,一副撲克,你們的友情就在這裏升華到難以離舍的境界。
沒事也要記得多聯係
任何個人隻能在社會內部滿足自己的需要,單個的人無法滿足和發展自己的需要。於是,一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你依賴我,我依賴你的本性把人與人緊緊地黏合在一起,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朋友。朋友關係就是在人們的接觸和交往中建立起來的。一個懂得經常和自己的朋友保持聯係的人必然會有更多的朋友,不善於和自己的朋友聯係的人,他的朋友也是極其有限的。朋友之間關係的發展和鞏固依賴於聯係的重複和深化。有的人雖然也總是和自己的朋友聯係甚至見麵,表麵上看和不少人維持著朋友關係,但卻都很浮泛,很淡漠,流於一般化,這是由於沒有在多次熏複交往中不斷發展和深化這種朋友關係的緣故。
維持友誼需要苦心經營。朋友不是用來利用的,不能隻在困難的時候才想到自己的朋友。所以,不要疏忽朋友之間的聯係,即使沒事也要記得多問候。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研究表明,一個人一生大概能夠結交400多個朋友,但能夠保持聯係的不到10%。他們分析說,朋友之間的保鮮時問隻有五個月,如果在三個月之內你沒和朋友聯係,那麼你們的感情就會漸漸淡下來。
可能有人會說,工作那麼忙,生活壓力那麼大,要如何一直保持聯係呢?是的,現在人越來越忙了,生活節奏也快了,但是所有的借口都不是你不和自己的朋友保持聯係的根本原因,這不是主要的問題所在。主要是各自的環境不同,麵臨的問題、生活的方式不同,朋友之間也許沒有過多的共同話題,於是就漸漸生疏,覺得沒有必要保持聯係。這是產生隔閡的主要原因。但是,越是這樣,就越要加強溝通。如果真是朋友,就應該了解,什麼時候需要幫助,什麼時候應該給予安慰與支持。所謂的“患難之交”,就是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你真心關心你的朋友,及時地問候自己的朋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慷慨解囊,在他們寂寞的時候給予安慰,在他們快樂的時候一起分享,你肯定不會覺得寂寞,也不會和朋友產生隔閡。
沒事也要記得多聯係。平淡的生活難免枯燥,問候一下他的身體健康情況,他的心情狀態,他的家庭、工作,這些都是維係你們之間友誼的紐帶。要主動跟朋友多聯係,不要借口自己忙,沒有時間,時間是靠人掌握安排的。人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與尊重,你讓對方感覺到他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朋友,這樣雙方就會自然地互動起來。所以時常想著朋友,多聯係溝通,就不會出現有隔閡的情況了。
一隻病得快要死的鳶對他的媽媽說:“媽媽,請您不要悲傷,還是趕快祈求神明,讓他們保佑我的性命吧。”
媽媽回答說:“唉,我的孩兒,你想,有哪位神明會保佑你?每一位神明都被你惹怒了。平時你總是從神靈的祭壇上偷走獻給神的祭品,神靈會高興嗎?現在我們生病了,遇到困難了,神靈又怎麼可能幫助我們呢?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啊”。
朋友間的親密關係是需要苦心經營的。“閑時不燒香”,“急時”是抱不住“佛腳”的。如果希望在患難中得到朋友的幫助,就必須在平時締結友誼。
時間會讓人把許多美好的、傷心的事情遺忘,同時也會磨滅很多記憶,包括友誼。再好的朋友要是不常溝通也會陌生的,所以無論是哪種方式——一個信息還是一段留言或者是一個電話……簡單的問候和祝福都是維持友誼的一個方法!對朋友要真心,時時把他掛在心問,無論是幸福還是煩惱,記住,都要和你的朋友一起分享,一起承擔……朋友需要多聯係,莫讓時間改變了你們深厚的友誼!
防人之心不可無
多個心眼,謹防身邊的小人
不管你這個老板有多麼的小,你都是一名管理者,想成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除了要懂得與員工相處的各種微妙的學問,同時還要有防人之心。防什麼呢?就是防人性中的“惡”。大多數人在想擴張自己的欲望,或欲望受到危害的時候,就會顯露出自己的惡,你的員工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