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冠連,美學語言學,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錢冠連,論構建語用推理模式的出發點,《現代外語》第3期,1994
錢冠連,從文化共核看翻譯等值論,《中國翻譯》第4期,1994
錢冠連,新語用機製新在哪裏?《外國語》第1期,1995
錢冠連,語言功能不完備現象,《外語學刊》第1期,1995
錢冠連,語言學家不完備現象,《外語研究》第2期,1995
錢冠連,PRAGMATICS九年首文研究,《現代外語》第3期,2000
曲衛國,也評“關聯理論”,《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1993
沈家煊,我國的語用學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1996
沈家煊,“語用否定”考察,《中國語文》第5期,1993
沈家煊,語用學和語義學的分界,載《語用研究論集》,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施關淦,關於語法研究的三個平麵,《中國語文》第6期,1991
宋玉柱,關於主謂謂語句的範圍和類型,《南開學報》第5期,1987
宋玉柱,雙主謂結構句和連謂式,《中國語文》第5期,1988
汪暉,關鍵詞與文化變遷,《讀書》第2期,1995
王佐良,語言之間的恩怨,《讀書》第11期,1993
王宗炎,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王宗炎,中國首屆語用學研討會側記,《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1)
王群生等,現代漢語,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王東風,英譯漢中含蓄意義的處理,《中國翻譯》第2期,1992
韋政通,白鹿薪傳一代宗,《讀書》第3期,1995
文旭,中國語用學二十年,《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四期,1999
熊學亮,單向語境推導,《現代外語》第2期,1996
許國璋,論語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徐友漁,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三聯書店,1996
徐友漁,20世紀十大哲學問題,《社會戰線》,1995(5)
徐友漁,精神生成語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徐盛桓,語言的冗餘性,《現代外語》第1期,1984
徐盛桓,語言係統和語言變異,《現代外語》第1期,1991
徐盛桓,會話含意理論的新發展,《現代外語》第2期,1993a
徐盛桓,論常規關係,《外國語》第6期,1993b
徐盛桓,新Grice會話含意理論和否定,《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1994
徐盛桓,論荷恩的等級關係,《外國語》第1期,1995
楊成凱,語用學理論基礎研究,載《語用研究論集》,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楊絳,楊絳作品集(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尹斌庸,多餘度與文字優劣,《文字改革》第1期,1984
愈梅隱,塔禪林夏序,轉載《禪門公案五百八十六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1
張亞非,關聯原則及其話語解釋作用,《現代外語》第4期,1992
趙叔華,談80年代與90年代的句型研究,載《80年代與90年代中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中華書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