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賽中學的崔國久校長,還有一項舉措,就是給老師和學生留名。
如何留呢?
他說:“一旦條件成熟,我要在龍賽中學分別建一所學生發展史館和一所教師發展史館。”“我希望,在這裏生活過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從史館裏找到他們的過去。學校的學生,不論成績好壞,每人給學校留一本作業,一份獎狀,一份實驗成果……學校的教師,不管調走,還是退休,都留下你的教案,你出的考題,你的獲獎論文……凡你認為有意義的,我都保存下來。若幹年後,你回到母校,一點鼠標,就可以查看。即便你將來不在了,你的孩子,也能來這裏了解你的過去。”
這一宏偉構想與我相共鳴。這是一個大膽而又耐心負責的想法,是真正的為教育的終生負責。為人的一生,兩生,無數生奠基。這樣做,顯示了教育者的雄才大略。顯示了教育者的持久眼光,顯示了教育者對教育雙主體的充分關注、尊重、負責到底的態度。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熏陶下,這裏工作的每一位人員,這裏生活的每一位成員,這裏學習的每一位學生,都會感到榮幸和自豪,必定珍惜在這裏的每一分,每一秒。為了將自己的美好的過去留給後人和自己,每個人,都是不斷進步成長創新的努力者。這種動力,是用其他手段所無法代替和比擬的。
如果有可能,這種做法,在我這裏可以得到嚐試、借鑒、實施。
目前,我們已經啟動了班主任隨筆存檔工程,我們啟動了學生演講素材整理工程,我們啟動了教師集體備課彙編工程。我們啟動了教師課例分析彙編工程,而這些,無疑就是教師形象經驗積累的最好記錄和記載。
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一理念滲透到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的心中。讓他們產生向上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讓繼來者(校長)、管理人員(檔案管理員)將這一份有益的事來做持久。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鋪就這條心中的路,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我想,通過努力,一定會在我們的腳下,逐漸延伸,拓展,走寬……
讀《人民教育》2011年第7期之《教育公平需要包容性增長》一文有一段話,很有共鳴。大意說作家龍應台曾談到一個感人至深的細節,她初到歐洲,在一些十字路口,人群中總難免有一兩個人“一個健步”闖過紅燈;然而如果人群中有兒童在場,那一整群急躁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忍著、忍著,直到綠燈亮起……歐洲人有這樣強烈的意識:孩子是最重要的財富,不容絲毫怠慢和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