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基層黨校精品課選登(16)(2 / 3)

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白銀市的行政效能建設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廣大幹部群眾的需求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通過對全市縣處級領導幹部、科級幹部、一般幹部和工人中發放的330份問卷調查征求意見表中,我們發現,80%的人員認為工作非常忙,對當前的工作整體評價是較為滿意的,20%對行政效能建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協調能力、突發事件的處理水平表示還需改進,70%是通過公文和工作信息這個渠道了解各項工作的。調研表明,目前製約白銀市行政效能建設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麵:一是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不過硬。主要體現在對法規政策及自身工作的業務學習不夠,人員素質還需提高,寫作質量提高不快,公文報送、傳遞、返還周期過長,辦事效率還需進一步提高等。二是協調力和執行力不強。體現在與群眾、基層的溝通還不夠,與領導請示、彙報、溝通、銜接不夠,存在和各層次協調配合不到位的情況,發揮服務領導決策的參謀助手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三是工作責任心還不太強。部門同誌的責任心欠缺,尤其表現在對領導交辦的工作上,反饋、協調、溝通不夠,工作主觀性、隨意性大,有時顯得忙而亂。對於失誤了的工作,得過且過,未表現出自責意識。四是工作缺乏創新。反映出工作缺乏創新和亮點,不注重調查研究,不注重抓落實,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五是管理製度不完善。主要體現在部門職能界定不清楚,辦事審批程序繁瑣,反饋處理機製不完善,管理製度不健全、決策不透明等。

二、製約白銀市行政效能水平提高的原因分析

對於白銀市行政效能建設存在的問題,其成因是多方麵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既有傳統積澱形成的,也有形勢發展變化形成的。筆者認為,製約我市行政效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1. 機製和管理層麵。主要存在四大因素:一是政治學習缺乏實質性思考。對於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而言,是一個政治理論型單位,學習當然是頭等大事,學習各類政策方針是必然的,但在一些同誌中存在著就學習而學習的現象,隻是機械地學,並沒有對工作有所思考,從而使學習和工作形成了“兩張皮”,並沒有真正起到指導工作的作用。二是能力培養抓得不緊。特別是缺乏對幹部職工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係統培養和鍛煉,長期未能進修學習,致使行政管理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不高,思維不夠開闊,這從根本上影響和製約了行政效能的有效提升,影響了行政效能建設的整體水平和持續發展。三是措施落實不到位。對幹部職工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製度雖然製定了,但落實起來往往流於形式,缺乏權威性及整體合力,致使行政效能低下,缺位、越位、錯位現象時有出現。四是製度不健全。管理規章、製度過於籠統,彈性太大,針對性、適應性差,缺乏定性、定量標準和時效、權限等方麵的要求,結構也不盡合理,無法使大多數教職工信服和認知,實際執行中難以操作。

2. 工作人員個體層麵。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學習意識淡化。工作人員整天忙於處理繁雜的業務工作,很少能有精力時間靜下心來,認真研讀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隻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觀點,而缺乏係統深入的學習,造成知識更新不快,寫作水平提高緩慢,沒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製約了行政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二是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自我意識突出,紀律作風鬆弛,工作缺乏主動性,辦事拖拉,不能超前思考工作思路,一專多能的素質不夠紮實,主觀能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三是工作責任感欠缺。一些幹部敬業精神不夠,責任感不強,工作敷衍塞責,拖拉推諉,得過且過,難以適應高標準、快節奏、高質量的行政效能建設要求。四是創新進取精神不夠。對於日常工作和任務,能腳踏實地、爭強當先地去落實,並在工作中有苦幹實幹的奉獻精神,但在效率上與科學發展觀和領導的要求還有差距。工作中進取心不強,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僅僅局限於被動應付、思路不寬、方法不新、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新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