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1)

10尾聲

開元初年,宋王府。

“你說,咱們為什麼要在這裏幫他掩護?”坐在花廳的主位上,身著黃袍的年輕人不是很認真地抱怨著,順便向場中某位舞娘拋去一個媚眼。

“少來。把不能帶進宮的美人全安置在這裏,自己負責享受,讓皇兄背黑鍋,您不是也樂得很?”他是狡兔三窟,受盡美人恩,外麵卻都傳宋王貪花好色,蓄妾上百,夜夜笙歌,天知道他那忠貞的像條狗似的大皇兄有多冤。

李隆基笑睇一眼四弟,“噯,這種事你我心知肚明就好了,何必戳穿呢?朕這樣努力不懈地敗壞皇兄的聲譽,也是為了讓所有人都相信他在京城啊。”很用心良苦的呢,“對了,他們現在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皇嫂生意做到哪裏,皇兄房子就造到哪裏,所到之處都掀起一股搶衣飾、搶都料匠的風潮。據上個月?兒捎來的信裏說,他們已經到了交州……”

“山東那個膠州?”

“不是,是天下最南的那個交州。據說皇嫂還想去南洋看一看……”

“南洋?不行不行,那種鳥不生蛋的地方,桑兒這麼弱的身體怎麼受得了?”嗚嗚嗚,元桑是他無往不利的光輝情史中永遠的痛!

“喂喂,皇上您說話還是小心點為妙。被皇兄知道您還那麼叫皇嫂,又有您受的了。”上回口沒遮攔的後果是皇城之內所有宮殿房舍的屋頂,非常“湊巧”地在雨季全部年久失修,並且所有工匠都“湊巧”告病回家休養,權傾當世的大唐皇帝與他的嬪妃大臣們愣是在淒風苦雨中濕嗒嗒黏乎乎地同舟共濟了一個月。

提起這個李隆基就一臉苦相,“皇嫂早就是他的人了,搶不過,讓朕過過幹癮還不行嗎?”

“看皇兄的意思,恐怕不行。”李隆範毫不同情地說。他這位皇帝哥哥,什麼都好就是人太風流,傷盡天下女人心,讓他就這麼吃點癟,簡直已經是天大的寬容,“還有,?兒還讓我轉告您,原則上他是不想接受什麼冊封的,但如果盛情難卻的話,他想知道封地可不可以在酒泉?”

李隆基聞言怪叫起來:“盛情難卻?朕說了要封他了嗎?這個人小鬼大的家夥!他要酒泉幹嗎?”

“因為那裏的美酒足可以讓他喝到飽喝到死。”

李隆基瞠目以對。

皇室之中,怎麼會出這麼一家子怪胎的,誰行行好來告訴他?

—全書完—

後記

不誇張地說,這是某闕到現在為止寫得最用心的一篇文,但是用心的方向好像出了一點點的偏差,以至於使它向“異常拙劣的曆史小說”這個詭異定位無限趨近。

而誇張的是,本來這個故事的發生地點是設定在某鄰國的古代,後來因為找不到比較全麵具體的材料而放棄,然後偷天換日成稍微熟悉一點的唐代。

可惜也隻是“稍微”熟悉一點而已,所以雖然也算找了不少書來看,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或者很多?)白爛的地方,大家多擔待,笑。

還是來盡某所能地說明一下有些內容。(友情提醒:以下均為廢話,如有睡著,純屬正常)

王維(N年前的最愛,心……)的《息夫人》被安排提前幾年出現。目的:為了體現男主角貞節烈男的形象——孟《本事詩》上提到這件事的時候稱我們的男主角為“寧王憲”,說明事實上這家夥玄宗開元年間還在那裏花天酒地,完全不符合一個純情男主角應具備的技能和資曆,所以大筆一揮,改了它。

算盤、飛錢的出現,古代建築鬥的改良,疊石造景藝術的興起和繁榮都提前了一些時候。目的:為了突出偉大男主角的不凡之處,現在回頭看都覺得異常不爽——如此“超人”級別的角色估計以後都不會在某闕的筆下出現,所以雖然塑造得不太成功,也算是絕唱啊啊啊……

李成器的正妻,正史上隻稱“元氏”、“元妃”,根據當時的門閥觀念,能嫁給親王做妃子的元氏,大概也隻能出在太原那個北魏傳下來的古老士族了。剛巧太平公主派去暗算李隆基的宮女也姓元,為了節省角色起見,就把這倆人合一起給個揚州的籍貫,大家不要介意,聖人因時而化嘛,幹笑。

本來兩人的感情是打算處理得很精神很古典的,但是為了不耽誤李璉(也就是《飲中八仙歌》裏那個“恨不移封向酒泉”的汝陽王同誌……大心^_^)的出生時間,迫不得已讓他們提前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典型的先有魏文再有魏武,厚厚。其實飲中八仙裏麵我對那位崔宗之GG更有邪念,因此也安排了他爸崔日用同誌友情客串某路人甲,左右看,肯定沒有人發現的呢。

*本文版權所有,未經“花季文化”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