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概述(1)(1 / 3)

一、國內外有關會展經濟與文化創意研究述評

自從人類有了商業經濟活動以來,國內外學者就對會展經濟及其背後的各種文化內涵進行了研究。李彬(2010)認為【1】,會展活動是外來文化展示的舞台,交流是思想碰撞的催化劑,陌生而富有魅力的異地格調與本土文化思想的磨合,在這一舞台上得以放大並加劇反應。會展活動促進了我國社會對其他地域、不同背景和習俗的文化認知,使傳統的儒家文化接受了世界文化的滲透和影響,與東西方思想加深交流,消除溝通障礙,擴大並推進重疊共識,並對舊有文化進行了去糟取精的過濾和優化,建立起多元化的思想氛圍。方向東(2010)認為【2】,會展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會展業要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文化是其本質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一)國內對文化創意的研究概況

關於“文化創意”,學者們進行了多方麵的研究。如趙婭軍的《論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創意產業中的傳播》,主要是從創意產業興起的時代,討論中國傳統文化是如何進行傳播,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傅曉【3】的《文化創意旅遊產品研究》,從文化創意產業與旅遊業的相融合發展的角度,探討旅遊產品的文化性和創意性。高宏宇【4】的《文化及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一文從政策、經濟和空間三個麵向,分析創意產業及文化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係。鄧曉輝【5】的《新工藝經濟時代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從技術、組織和消費三個維度來探討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規律。肖雁飛【6】的《創意產業區發展的經濟空間動力機製和創新模式研究》,認為作為一種新經濟空間,創意產業區源於個人創造力的開發,對文化的生產功能關注使其形成獨特的空間和競爭優勢,具有無限創新的經濟空間,同時成為城市發展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產業空間。

(二)文化創意理論及實踐研究概況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近年來,尤其是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創意文化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文化創意經濟正成為新的經濟發動機,很多城市都大力提倡發展創意產業,甚至把創意城市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文化創意產業推動了城市發展,像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都將文化創意產業確定為支柱產業,誕生了很多創意園區,一些文化創意的博覽會和高峰論壇相繼召開。出現了“人”與“城市/社區”相結合的“創意園區”,其核心運作力量就是文化創意。近年,上海對很多老廠房和老建築進行改造利用,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創意園區,如福佑路旅遊紀念品設計中心、泰康路視覺創意設計基地、昌平路新型廣告動漫影視圖片生產基地、“八號橋”時尚設計產業穀和天山路上海時尚產業園等。2006年,上海市提出了從“效率城市”向“創意城市”轉變的發展戰略目標,並提出“上海城市創意指數”以推動創意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踐在中國發展的勢頭很快,文化創意理論研究也逐步發展起來。國內學者厲無畏、金元浦、賀壽昌、胡惠林等出版了一係列文化創意產業的學術專著,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目前文化創意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以及中國如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問題都做了詳細的探討。在厲無畏、王如忠主編的《創意產業——城市發展的新引擎》一書中,提出了“大力發展以文化建設為依托的創意產業,以及以創意為核心的整個新型產業群,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我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