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楊文意在自由泳中奪冠(2 / 3)

“大回環—加速—鬆手”,就在放腿一瞬間,陸莉似乎覺得自己的腳掌突然長大了許多,平平穩穩地站在了墊子上。

陸莉有些不相信自己居然能夠站穩,她睜大了眼睛,然後立即展開雙臂,迎接那一片暴風雨般的掌聲。

6塊記分牌上,亮出了6個同樣的數字:

10分。

這是本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唯一的一個滿分!這是奧運史上的奇跡!

在體操技術飛速發展、裁判規則日趨嚴格的今天,陸莉的10分更加精彩,更加寶貴。

當陸莉回到北京後,在人民大會堂的歡迎中國奧運健兒勝利凱旋的千人宴會上,黨中央最高領導人江澤民和李鵬,先後把手中盛滿白葡萄酒的杯子,親切地舉到一位年僅15歲的小姑娘麵前,祝賀她以10分的佳績,獲得了第二十五屆奧運會女子體操高低杠的冠軍。

鄧亞萍獲得單打冠軍

巴塞羅那時間1992年8月3日,第二十五屆乒乓球女子雙打決賽還在激烈的進行的時候,奧委會就進行了乒乓球女子單打的抽簽。

當鄧亞萍奪得了雙打冠軍後,回到住處休息,已經是半夜時分,她躺在那裏想著女子單打的抽簽結果,久久不能入睡。

當她聽到教練抽簽回來在過道上說話的聲音,她仍然沒有跑出去尋問。但還是有幾個人又衝了出去,向教練問道:“快說,到底對誰!”

張燮林並沒有回答她們的問話,隻見他神情嚴肅地說道:“開會。”

在開會時,鄧亞萍得知,抽簽後自己的對手是巴托菲、俞順福、玄靜和。她呆了,因為這一組全是強手!

張燮林立刻覺察到鄧亞萍的心事,他連忙說:“今天抽簽結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小鄧。”

“算了,我一場一場來吧。”鄧亞萍說話時,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巴托菲是匈牙利選手,獲得過世界冠軍。鄧亞萍和她打過幾次,雖然都贏了,但很艱苦。

俞順福,速度極快,異常頑強,肯定力搏。她在第四十一屆世界錦標賽上,曾打得鄧亞萍不知所措,失掉了考比倫杯戰的關鍵一場。後來單打,鄧亞萍雖然報了一箭之仇,但俞順福卻讓取亞萍有些發怵。

玄靜和從來沒有勝過鄧亞萍。但據說來巴塞羅那之前,玄靜和發誓要奪得單打冠軍,真正的對手,正是鄧亞萍。

一次,韓國教練對鄧亞萍說:“鄧亞萍不好。”

鄧亞萍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問道:“鄧亞萍怎麼不好?”

那位教練說:“老贏我們。”

其實,此時在鄧亞萍奪得雙打冠軍後,她突然覺得在心理上感到非常疲憊。

她甚至反常地想,不是要奪奧運會冠軍嗎?雙打也是冠軍呀。奧運會比賽太難了,比世界錦標賽難多了!就是獲得銅牌、銅牌,也不容易啊。

確實如此,乒乓球賽既需要體力,也需要智力。選手得集中精力,得算計對手,哪弱往哪兒打,隨機應變。

在教練的一番心理安撫之後,隊員們休息了。

隨後,在乒乓球單打小組賽中,鄧亞萍勉強迎戰巴托菲。幾場比賽下來,巴托菲怕鄧亞萍,極為不自信,因此鄧亞萍沒有費太大的力氣,便贏了這場比賽。

但鄧亞萍賽後還是打不起精神,和以往判若兩人,似乎變得有些麻木。

其實,鄧亞萍有一個習慣,賽前一定要緊張起來,這樣站到球台前,才能鎮定下來,仿佛緊張勁已經過了。如果不緊張,似乎是心弦沒有繃緊,或準備不足,她就覺得要出麻煩。

在這種情況下,她就會給自己製造緊張空氣,使自己痛苦、焦慮,讓心跳加快,血液疾流。然而今天的比賽,她卻無論如何也調動不起自己情緒了。

對鄧亞萍深知的張燮林教練,這時也敏感地發現勢頭不對。他便問鄧亞萍:“有什麼想法?”

鄧亞萍說:“我不夠緊張。”

張曼林知道這句話意味著什麼,便說道:“你是不是已經滿足了?”

他見鄧亞萍默然無語,他又接著說:“雙打是雙打,單打是單打,不一樣。奧運會機會太難得了,你要抓住。”

其實,這時的局勢是,雖然雙打勝利為中國隊帶來了活力,但男隊奪得金牌的希望依然渺茫,女單這枚金牌分量仍然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此時鄧亞萍泄氣,就會對喬紅、陳子荷產生消極的影響,如果玄靜和或俞順福衝進決賽,將會給中國隊帶來極大的威脅。

對此,張燮林逐漸向鄧亞萍施加壓力說:“你必須守住這條線,爭取你們決賽相會,絕不能讓外國選手進決賽,要拿下來,無論如何得拿下來!”

頓時,鄧亞萍明白了,自己的肩上是有巨大責任的。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鄧亞萍開始活躍了。

鄧亞萍同俞順福比賽時,她開始蹦跳、呼叫起來,那種氣勢幾乎使俞順福屈服。鄧亞萍在落後的情況下,又奇跡般地贏了回來,並以比分22:20贏得了第一局的比賽。

拿下第一局,鄧亞萍氣勢更盛,而俞順福則越來越慌張。隨後,取亞萍又勝第二局。

第三局是極易翻盤的,因此鄧亞萍窮追猛打,一分也不讓,最後鄧亞萍以3比0獲得這場比賽的勝利。

這時,賽場有3對中國選手,鄧亞萍對俞順福,喬紅對香港選手齊寶華,陳子荷對李粉姬。其中,兩個朝鮮選手最緊張。

下一仗是鄧亞萍對玄靜和。張燮林提醒鄧亞萍說:“她很可能拚,不拚怎麼辦?你得防備她凶。”

鄧亞萍說:“我已經作了最壞打算。”

然而,鄧亞萍和張燮林失算了。玄靜和打得很穩,沒有發動大舉攻勢。鄧亞萍似乎在等待著,但玄靜和仍未發難。當第一局鄧亞萍以3分之差獲勝時,她甚至以為玄靜和在醞釀什麼計策。

第二局咬得更緊,鄧亞萍失誤連連,但玄靜和也仍然沒有打贏,鄧亞萍又勝了2分。

玄靜和是韓國女子第一選手。她的打法是直板正膠,有點像中國的直板快攻,但正手強於中國選手。

鄧亞萍的打法似乎很適於對付這種打法,因為她的打法反手也很厲害。

第三局,鄧亞萍依然是不敢放鬆,直到拿下最後一分,贏得了這一場的比賽,才放鬆下來。

8月5日晚,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在巴塞羅那的體育館舉行,鄧亞萍同自己的隊友喬紅爭奪這個金牌。

由於,這次金牌的爭奪在自己隊內爭奪,因此大家的心態都極為平和,不再有什麼壓力。

最終,這場比賽以3比l鄧亞萍戰勝喬紅獲得冠軍。至此,鄧亞萍已將所有重大比賽的冠軍拿了一遍,而且成為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唯一獲得兩枚金牌的選手。

鄧亞萍站在最高層領獎台上,心情萬分激動。

這時,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來為鄧亞萍頒獎。薩馬蘭奇對鄧亞萍說:“我非常高興,”

鄧亞萍也說道:“我也非常高興。”

其實,薩馬蘭奇為鄧亞萍頒獎,是他們早就約定好的。早在1989年8月,國際乒聯在日本舉辦的“薩馬蘭奇杯”邀請賽上,世界前8名種子選手參賽,實際上是一次高水平的精英賽。

那次,鄧亞萍奪得了冠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為她頒了獎,並邀請她赴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訪問。

1991年末,鄧亞萍赴歐洲參加巡回賽時,去了洛桑。薩馬蘭奇喜歡乒乓球,年輕時曾獲得過西班牙混合雙打冠軍。他認為鄧亞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冠軍,並認為,她身上體現著一種奧林匹克精神。

那次,薩馬蘭奇對鄧亞萍說,“如果你在巴塞羅那獲得單打冠軍,我很樂意給你發獎。”

此時,兩個人果然都實現了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離開賽場時,鄧亞萍遠遠地向薩馬蘭奇豎起了大拇指,薩馬蘭奇也向她伸出拇指。

作為教練的張燮林非常感謝地對薩馬蘭奇說:“感謝您來看比賽,並給鄧亞萍頒獎。您的許諾一直激勵著她,給了她力量,克服了很多困難。”

薩馬蘭奇說:“我很喜歡中國運動員,很喜歡你們的國家。”

鄧亞萍也走過來,向薩馬蘭奇問道:“您看見我伸拇指了嗎?”

“看見了,”他說,“我想再次邀請你到洛桑做客。”他又對張燮林說:“如果你方便,也邀請你去。”

對於薩馬蘭奇的邀請,張燮林和鄧亞萍都表示說:“一定去。”

跳水小將孫淑偉奪冠

巴塞羅那時間1992年8月4日淩晨,巴塞羅那這個喧鬧的城市已是寂靜一片,遠處地中海上點點燈火還在閃爍著光亮。

奧運村的一間普通的房間裏,孫淑偉和熊倪還沒有入眠。再過十幾個小時,他們就要站上10米跳台,進行一場金牌爭奪戰。

燈雖然早已熄滅了,這是教練定下來的規定。但激動與緊張的情緒,卻讓孫淑偉和熊倪輾轉反側,難以進入夢鄉。

在黑暗中一個人說:“今天我們一定要比好了,別去多考慮裁判。兩個人都跳好了,裁判要壓兩人的分就不那麼容易。你看3米板上,談舒萍、蘭衛一失誤,高敏和譚良德的壓力大多?”

另一個人說:“據說這回隻準備給中國跳水隊兩枚金牌,美國、獨聯體,也許是德國也得給一塊呀!現在伏明霞、高敏己經拿了,我們還有戲嗎?”

“別去多想了,隻管把每一個動作都跳好就行。”

熊倪今年18歲,比孫淑偉大2歲。孫淑偉對待這個小大哥,一直言聽計從,他喜歡和熊倪在一起談天說地。

當年,把孫淑偉推上一線隊伍,隊裏就是考慮到李孔政、童輝退役之後,男子跳台上隻有一個熊倪,怎麼也不平衡。這才使得孫淑偉成為熊倪的競爭對手,然而激烈的競爭卻從未影響兩人的關係。

今晚,在奧運會跳水的決戰前夜,這一對10米跳台上的競爭對手要結成同盟,一致對外了。

接下來便是緘默無語。熊倪是上屆漢城的銀牌得主,隻因津巴布韋裁判有失公允的給分,才以1.14分屈居美國的洛加尼斯之後。

賽後,南朝鮮教練甚至開玩笑地對徐益明總教練說:“我給你杆槍,把那個裁判斃了。”

當時就連美國隊員也認為“熊倪是真正的冠軍”。但是,不管事實究竟如何,結果卻是無法更改的,金牌終究成為別人的。